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举行,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写下了“大剧本”,激越人心。过去几天,关于全会的解读持续刷屏,占据全社会视线的中心。人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在这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国家将会做什么,社会将会怎么变,个人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这个会,既是国家的大事,也是关系你我的大事。
全会提出的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传递了丰富的信息。一些新概念、新论断、新观点、新表述,更是非常鲜明地把重要工作和重点内容点出来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次会议精神,提供了重要线索。
比如,我们能从公报中看到一个大写的“人”字。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中,第二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主要目标中强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12项重大部署中“投资于人和投资于物需要紧密结合”的表述也让人眼前一亮。这些都被视作中国未来发展更加重视民生体感、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信号。所以才会有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中共中央10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的,我们既要看GDP也看GNI(国民总收入),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还有高频的“科技”。全会公报中“科技”二字出现了10次之多,而且位置还都很靠前。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十五五”的主要目标之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12项重大部署之一,同时强调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能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与韧性,少不了科技发力的功劳。大批重大科技领域突破性成果的涌现,更是让中国人的胸膛挺得高高的。可以说,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十五五”时期要想固优势、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我们得继续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塑造新优势。
醒目的“大业”。对于两岸关系,公报的表述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五年前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说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添上去的“大业”二字,足以说明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决心、信心更强了。前段时间戳中两岸同胞共同“笑点”的网络神曲《没出息》,以及首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爆火,火得并非没来由,它们生生戳破了“两岸疏离”的谎言。这些不同层次上的共鸣共振,都足以说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正浩荡向前、不可阻挡。
类似的词还有不少,这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既宏大又具体、既深邃又质朴,每个关心中国发展前途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而当你逐字逐句读过去时,会看到这些关键词、高频词,最终都指向了大写的“中国”,一个基础更坚实、治理更完善、发展更全面的中国,一个稳步迈向现代化、迈向民族复兴的中国。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