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活力 有了新的衡量指标
“杭州年轻、新潮、充满活力的消费属性,以及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产业基础,是茅台选择浙江首店在此落户的主要原因。”茅台冰淇淋店总经理王凯表示。除了杭州,茅台冰淇淋7月9日同时登陆武汉、长沙、广州和深圳。
“近年来,首店成为一种风向标。它不仅仅是网红经济,也体现了品牌对该区域的认可,成为衡量城市商业活力的新指标。”省商务研究院消费与流通研究中心主任张希明认为,这也是为何大型商业城市均对首店经济十分看重的原因。
据赢商网《2021年城市商业力排行榜》发布的国内十大城市首店数量排名,杭州位居第四,超过了广州、深圳、重庆,仅次于上海、北京与成都。据统计,2021年杭州共引入各类首店品牌223家,宁波共221家。
杭州是互联网之都,宁波则具有港口优势,这些属性,都是吸引首店的潜在条件。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看来,杭州、宁波等地有着强劲的消费力和超前的消费观。“此外,浙江人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创新精神。不少本土品牌经过创新后,在本地试验推出新业态、新产品,尝试通过首店的方式探路。”
“首店争夺战”的背后,是商圈与时俱进的决心和态度。“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商场不好玩了。”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商业龙头武林商圈近年来面临的挑战不小,周围商圈迅速崛起,都在寻找适合年轻人的休闲购物方式。
首店逐渐成了老牌商圈提档升级的一个抓手。武林商圈内,杭州大厦今年上半年引进的新店中,有50%是浙江及全国独家或首店。国大城市广场2017年开业后便引进内地首家I.T概念旗舰店(香港时装品牌)、首个商场宠物品牌MIGO PET、联华精品超市Green&Health以及餐饮店点酥娘等,首店比例超40%;银泰百货凭借美妆出圈,今年二季度相继引进HOURGLASS中国内地首店、美容品牌THE GINZA御银座浙江首店等。截至目前,武林银泰A馆一楼50多个化妆品品牌中,首店品牌占比近一半。
品牌首店开在哪里,哪里就成时尚前沿。杭州潮人聚集地湖滨商圈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品牌结构,今年上半年,45家首店落户,其中全国首店9家,浙江首店20家,为商圈带来一股新鲜血液。
商圈引进首店,首店加速集聚,良性的互动也进一步带动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随着Apple Store、华为体验店落户,宁波天一商圈不断拓展新渠道、增强科技感,今年3月又开设了宁波首家小鹏汽车旗舰体验中心。而杭州湖滨商圈也在引进新能源汽车蔚来浙江首家中心店后,接二连三引进理想、零跑、大众、广汽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品牌,拉动了消费。
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体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发展‘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加速集聚高端品牌资源,将成为杭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路径。”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做出特色 要与城市文化契合
现实中,有的首店长期红火,但也有一部分首店过了一段时间就客流稀少甚至消失。
“杭州奶茶店的更替速度很快。有些一度红火的牌子,过了一两年就不见了。”年轻的杭州市民陈聪说,“网红”餐饮首店,是她重点关注的领域。近来,她发现,一些以前跟风排几个小时队“打卡”的奶茶店,如今已门可罗雀。
事实上,这些被“流量打法”绑架的网红快消品牌少了些个性。随着消费者需求逐渐饱和,一座城市已装不下那么多雷同的网红店。
“尝鲜过后,如何吸引消费者复购,需要靠产品说话。”王小毅认为,“长跑”背后更深层的是商业模式。如何让首店经济带来的短期流量优势转换为长期的复购增量,是对长期发展的考验。“品牌的示范意义、持续的研发能力,都是关键因素。”
综观当下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不少品牌根据地方特色,开发出具有当地标识的产品。同时,品牌还会定期根据市场的反应,对产品进行调整。“霸王茶姬杭州店推出的特色新品,就采用了西湖龙井作为原材料,在当地销量很高。此外,我们在饮品包装等方面,也注重凸显江南特色、符合杭州的调性。”霸王茶姬创始人、CEO张俊杰说。
“商圈的消费氛围、项目运营和导流方式,以及面向的客群带来的活力等,决定了品牌是否能够依靠首店打开当地市场。”蔚来中心杭州西湖店负责人汪涛告诉记者,即便商圈内其他商场提供的同等面积店面,租金只有现在的1/3,但蔚来却依然选择了面朝西湖、临湖而居的位置。“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不论是视觉体验、还是自带的客流量,这里都是一流的。”首店其实是有很强的试验性,也具有示范型、引领性,品牌都会希望获得更有价值的尝试。
随着市场的逐渐丰富与成熟,大牌首店落户时也多了几分谨慎。“坐落于核心商圈的顶级商业体,依然是品牌首店的首选。”杭州市上城区商务局党组成员、消费科科长陈红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品牌方会提前半年确定是否进驻某一商场。而更为谨慎的奢侈品牌甚至会提前一到三年来确定开店指标和地点。
在宁波城市广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喆眼中,首店落户需要“双向奔赴”。正在提升改造的天一广场水晶街,定位文创业态街区,招商团队也将重点落在有影响力的文创品牌上。“刚好一家国际知名书店想在内地落户,正在寻找场地。对不少一二线城市进行考察后,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宁波。我们都认为对方与自己的调性、定位相符,更适合共同发展。”
首店想要长盛不衰,除了商家的努力,也离不开城市的过硬底气——常住人口、消费能力、营商环境等,都是首店持续发展的考量要素。
日前,杭州出台《发展“首店经济”推动杭州消费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细则》,而宁波也正在谋划制定首店经济扶持政策。无论是真金白银的补贴,还是全方位搭建助力首店选址推广平台,抑或是营造首店发展环境,都折射出浙江打造新模式、新业态的魄力和勇气。
“做出特色,一定要有文化属性。浙江还有一块‘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招牌。将商业主题与城市文化相契合,也许是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王小毅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