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了梦想和爱心
期待更多新业态在这里扎根
文三路路口,是马塍路最繁华的一段,大型餐饮店都集中在这里。
到了饭点,不少餐饮店里排起了长队。文三路农贸市场门口,入选米其林推荐餐厅的王氏烧饼也有不少顾客。
在它不远处,就是杭州第一家“外婆家”所在地。
从马塍路的一家小餐厅起步,“外婆家”历经21年的发展与壮大,现已将这份美味带到全国。
这样的梦想起航,在马塍路也有不少。
记者 盛锐 摄
马塍路1号,坐落着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实践基地。几家“无声小店”,从开业至今,潮新闻·钱江晚报一直关注。
上午10点多,“筑梦烘焙”里已有面包香,十余个品种的面包正逐步出炉。
去年九月,店主陈成辉从学弟学妹的手中接下了这家面包店。2012年毕业之后,这是他经营的第四家面包店,“这家是我在杭州的据点。”
记者 盛锐 摄
烘焙店、咖啡店,在马塍路上属于比较新的业态,也是非常卷的赛道,“筑梦烘焙”周围就有另两家面包店。“压力是大的,但也激发着创意。”
在陈成辉看来,面包店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推出新品。“日常我也会去报班学习,也会去别的店里观摩。保证每个月三四款新品。”
陈成辉希望可以一直将小店开下去。“每天晚上我也会将产品带到吴山夜市去买,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们。”
记者 盛锐 摄
“筑梦烘焙”的对面还有一家法苑书店,门头上“老店新开,重操旧业”的大字,很是引人关注。
这是一家开了20余年的“新店”。店员介绍,这也是杭州唯一一家法律专业的书店。“这是店主自己的店面,2004年左右搬到这边。去年本来想转让的,但一直没物色到合适的下家,4月初考虑了一下还是继续开了。”
店员在店里比划,这里曾经是一卡车一卡车运来的法考教材,那里是一排排的法律书籍……“我记得有很多在我们店里买了教材,成功法考上岸的孩子,也会来店里报喜。”
如今老店新开,店员笑了笑说,虽然受互联网冲击很大,但总有一批读者喜欢线下店。“活下去,没问题。”
记者 盛锐 摄
在马塍路上,记者也注意到,很多店门口挂着“商家联盟”的标牌。
“这是我们探索的一种街区式治理新模式。”西溪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区组建“烟火马塍·商铺联盟”,为商铺提供“组团式”赋能,比如通过举办主题市集,邀请商户参加,展示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通过优惠价格吸引更多居民参加,实现“商户拓客、居民普惠”。
同时,商铺联盟定期开展“每周一议”,社区、商铺、居民、联建单位和职能站所代表等共同参与。“我们期待更多商铺可以在街区扎根,让商家和居民都能在满满的烟火气中收获幸福感。”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