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钱塘江畔,浪潮奔涌不息。
南岸的奥体中心建筑群巍然矗立,与北岸遥相呼应,构成杭州“两岸同辉”的时代封面。如果说西湖承载着千年文脉的静水深流,那么,钱塘江则激荡着现代杭州的澎湃脉搏——一座城市的两面气质,在江与湖的交响中愈发清晰。
在钱江世纪城打造“杭州潮我看”生态平台的背景下,位于奥体核心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以下简称“杭博”),顺理成章成为“潮”玩新地标,奏响城市发展的“潮”乐章。“杭州潮我看”,将引领人们见证什么?
奥体领“潮”
空间的贯通,是“潮”动力的第一步。从西湖“还湖于民”,到奥体片区“开放畅行,还馆于民”,杭州的“潮”始终走在前列。
6月9日,萧山与滨江之间七甲河1-5号桥上横亘的“大石球”被移走,围栏悄然拆解。这个微小却关键的举措,标志着奥体片区实现物理空间的彻底贯通。这呼应了市级规划中“推进奥体片区一体化、市场化、可持续运营”的核心目标。
事实上,一体化的步伐早已展开。去年4月,连通钱江世纪城奥体中心各场馆的八米平台全面打通,体育馆、游泳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场馆实现互联互通。一年多来,桥已化身流动的纽带,将奥体各场馆紧密串联,聚合成活力场域。
曾为功能通道的3号桥区域,经杭博重塑,已打造为现象级“桥上”“桥下”IP。多元场景活动持续推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吸引商业资源汇聚,实现人流与资源的双向奔赴。
随着奥体片区的彻底贯通,“潮”效应加速显现。6月中旬,奥体中心体育馆新观演流线启用,首个贯通滨萧两区奥体全域的赛事“小布嘉年华挑战赛2.0”成功举办。萧滨观众如潮涌入,市民点赞、媒体聚焦的背后,是杭州城市美誉度的切实提升。奥体正如同西湖一样,日益融入市民生活,展现亲切活力。
杭博“潮”实验
2016 年 9 月,杭博作为 G20 杭州峰会的主会场亮相世界。九年来,它的蝶变浓缩了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壮阔跨越。
在“杭州潮我看”的叙事中,杭博赋予“潮”以多重内涵:
去年7月起,以3号桥为载体,杭博陆续推出桥上市集、桥下Chill划水局、骑行嘉年华、新年市集等潮流活动,让功能性空间一跃成为城市烟火气的聚集地,甚至“网红打卡桥”。这是“空间破壁潮”。
位于杭博顶层的屋顶花园,今年5月底经历“二次革命”,《潮映幻境》项目在此绽放。引入斩获戛纳奖项的《唐宫夜宴》XR项目,融合全息投影与雾森系统,观众佩戴VR设备即可步入唐代盛世,与李白对饮,赏《上阳台帖》真迹……园林建筑在光影中化作流动画卷,打造出“行走即探索,互动即叙事”的沉浸式国风幻境。这是“科技文化潮”。
一股引领城市风尚的“潮”势力掀起,其源头活水同样来自杭博。6月底,第二季潮文化Power“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在萧山全域20多个点位同步启幕,将持续到明年5月,共71组街头艺术家以音乐、舞蹈、戏曲等多元形式点燃城市角落。“街头旋律”计划由位于杭博A座的中国数字音乐基地策划执行,从去年推出首季以来,现场人流如织,线上线下引爆话题。
不仅如此,这两年来风靡全国、迭代升级至4.0的钱江世纪城“莱福岛”生活节,也由中国数字音乐基地主持打造。这是将文化“潮汐”引入日常肌理,掀起“艺术生活潮”。
从“国际会客厅”到“城市合伙人”
“杭州潮我看”的“我”,意味着时代浪潮中的角色觉醒。
九年来,杭博已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客厅”。截至6月底,杭博承办会议活动超9100场、展览437场,展览面积超758.7万平方米。G20杭州峰会体验馆开馆至今,共计接待49个国家和地区宾客到访。
以标准化建设引领发展,杭博已通过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环境管理系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五大国际体系标准认证。2021年,杭博成为首批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单位之一;2024年9月,以高分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终期评审;今年6月底,由杭博牵头起草的杭州市地方标准《大型活动餐饮服务规范》(DB3301/T 0495-2025)经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但杭博的视野不止于服务国际舞台。它提倡“第六代会展场馆”经营理念,以打造产业开放平台与生活开放平台作为发展定位,立足会展,不止于会展,以“开放”实现“深延”,创造更多可能性。比如,《潮映幻境》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为高端会议、品牌发布提供“文化+科技+定制”的创新解决方案。
即将于9月底开业的杭博二期,以“城市合伙人”思维打造空中泳池、立体连廊、江南园林商务区,场馆功能更加丰富。届时,杭博一期、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达15万平方米,会议室79个(含两个多功能厅),将跻身全国顶级会展综合体。这绝非简单扩容,而是深度驱动钱江世纪城从CBD向CAZ跃升的关键引擎。
“杭博的使命,是成为驱动城市创新、服务美好生活的综合平台。”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董事长、总经理唐雪表示。从国际聚光灯到街头烟火气,从经验沉淀到模式输出,杭博用九年诠释了何为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活力合伙人”。
【短评】
潮映钱塘
一座场馆的“七十二变”与城市进化
夜幕下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空中花园,已蜕变为《潮映幻境》的沉浸式光影秀场。从G20峰会的国际会客厅,到如今虚实交融的“城市造梦空间”,这座场馆九年“进化”,惊艳蝶变。
其内核转型正以文化科技为引擎。《唐宫夜宴》XR项目堪称缩影:空中花园变身数字秀场是为“空间潮”,XR技术漫步唐代街市展现“科技潮”,光影互动俘获观众心灵则成就“文化潮”与“生活潮”。这种沉浸式体验由技术演进、需求升级与商业价值共同驱动,正为C端生活与B端会展开辟多元定制新可能。
在杭博掌舵者唐雪看来,场馆已超越单一服务功能,升级为融合多元潮流的城市生活平台——这正是“第六代会展场馆”的缩影。它从管理理念到角色定位全面升级,成为集会展、体育、文旅、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引擎,让会展的“集聚效应”裂变为赋能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
钱江世纪城正联动滨江区,以奥体中心为核心,续写场馆的“长尾价值”,打造“24小时不夜城”和国际赛会之城核心区。杭博中心更被纳入杭州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中“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行动”的关键一环。
这座场馆的奇幻漂流,已然成为杭州国际赛会雄心的生动注脚——它不仅是文化科技碰撞的孵化器,更是城市与未来生活方式共振的新起点。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