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本已到了添衣保暖的时节,可眼下杭州却热得让人感觉夏天仍未走远。
昨天是节后上班第一天,杭州天气不像节假日期间那般“热情高涨”,未能再突破高温线。不少市民感慨:“今年杭州的高温就此结束该多好啊!”然而,杭州市气象台却泼来冷水:“现实很残酷,高温还要继续上演!”
气温还将逐渐升高
杭州高温天或将破纪录
昨天清早出门,艳阳高照、万里无云,让人误以为又会是个高温天。好在7点多开始,一股来自东海的低空水汽抵达杭州上空。市气象台分析,这股水汽在高空800米左右,形成了一层较为厚实的云层,宛如给杭州撑起了一把遮阳伞。别看只是少了几个小时的太阳直射,昨天杭州的最高气温确实被拉下了35℃高温线。
杭州的高温天是否就此结束了呢?市气象台表示,从今天开始到下周一,副热带高压势力依旧掌控着杭州,低空也没有偏东气流形成的低云“救场”。所以这四天里,气温还将逐渐升高,上演今年高温的最后绝唱。其中,今天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5℃高温线,明后天杭州最高气温预计也在35℃左右,下周一出现高温的概率较大,预计最高气温达到36℃。
单从气温来看,如果这四天连续都是高温天,那么杭州的高温总数将达到72天,比去年的历史纪录61天还多了11天。这也意味着,历史上第一次,杭州10月中旬还有高温天气,将历史上最晚高温日期纪录(2022年10月3日)推迟了10天。
冷空气下周到达
杭州可能顺势入秋
不过,杭州的天气也不会就此热下去,降温即将是接下来的主旋律。市气象台预计,下周二开始,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退,西南水汽将给杭州带来降雨天气,其中下周三杭州会有明显降雨。
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正在“憋大招”,隐身了几个月的北方冷空气目前预测下周六前后到达杭州,届时降雨、大风一个都不少,降温效果非同一般。
市气象台表示,下周末,北方冷空气势力非常强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至少有3天的影响时间。持续的降雨,4 - 6级的偏北风,会让人明显感受到“一场秋雨一场寒”,降温效果有可能出乎意料。在这场风雨的影响下,预计20日以后,杭州的最低气温低于17℃是有可能的,因此一不小心入秋也属于正常情况,毕竟历史最晚入秋是2006年的10月23日。
钱塘江大潮如约而至
这六个观潮点要小心
“潮来啦!”随着人群中的高呼,钱塘江大潮翻涌而来,拍打堤岸。“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昨天恰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约而至,以“天下第一潮”的雄浑气魄,吸引无数游人驻足惊叹。
随着秋汛大潮正式启汛,2025年钱塘江大潮已进入最佳观赏期。据预测,今天依旧为大潮汛,萧山钱江观潮城晚潮到达时间为14:45,涌高1.2米,高潮位6.4米,观赏等级四星,属于观赏性较好的范畴。
不过,钱江潮受天文、气象、上游来水、河床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潮汐情况会动态变化,想要看潮水的市民可以提前通过“浙里办”APP搜索“智管钱潮”获取每日钱塘江潮汛信息,选择安全区域观潮,并提前1小时候潮。
在杭州各观潮点中,有六个危险点,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九溪珊瑚沙一带,钱塘江由西折向南面,这里紧靠珊瑚沙水库,同样有一条长长的丁坝伸入江中。当潮水方向与风向一致,风暴潮叠加易翻越上岸伤人。三堡船闸口门处因独特的内凹地形和封闭闸门,潮水受阻易掀起滔天巨浪。七堡一带有个丁坝伸入江中,潮水冲向丁坝后潮头迅速抬高,形成回头潮。该处人流密集,易引发下江人员伤亡事故。钱塘江在下沙七格附近,由于江道发生改变,这里又是观潮的一处危险点。“观潮圣地”萧山美女坝也曾经多次发生潮水伤人事故。涌潮在该河段未遇丁坝、盘头时,会出现“一线潮”。但当潮水被伸入江中的丁坝拦截,潮头迅速抬起并向东折回,后浪推前浪,形成壮观的“回头潮”,经多次反射而增高后形成“冲天潮”。萧山九号坝在美女坝上游一二公里处,这里海塘转弯,潮水冲击丁坝和江堤,同样能形成“回头潮”。
四防并举
全力守护观潮安全
钱江潮声势壮观,潮水瞬息万变,速度与力量惊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
记者从杭州市林水局了解到,为切实保障市民游客的观潮安全,市林水局联合各区各部门,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四防并举的长效防潮安全管理体系。
具体看来,钱塘江杭州段沿线布设物理隔离设施近40公里,监控摄像头362个,宣传警示牌1040块,200余名巡防喊潮人员严格执行每公里1人每日2次“潮前潮后1小时”重点时段巡防喊潮。在农历八月十八大潮期间,还将对七格猪头角、美女坝、九溪等危险重点地段实施专项管控,确保钱塘江防潮安全。
与此同时,市林水局向观潮市民发出提醒,不要翻越挡墙到江滩、丁坝等危险区域观潮、玩耍、垂钓,不要在江中游泳、戏水,更不要在夜间、潮汛期下江。要充分认识潮水的危险性。涌潮到来时,人切莫与其争道,更要关注周遭的环境,注意避让行人和车辆,以免发生踩踏等次生伤害。一旦遇险不要慌张,应及时呼救并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带撤退,不可贪恋财物而失去宝贵时间,万一落水要尽量抓住身边固定物体,防止被潮水卷走。看到有人落水,要迅速拨打110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救援措施,切勿盲目下江施救。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