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试点携宠乘车短期不具备条件 但会积极探索合适做法
发布时间:2025-10-23   每日商报

杭州的“毛孩子”今后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吗?

交通部门:短期不具备条件 但会积极探索合适做法

“带‘毛孩子’出门看病只能打车,高峰期还不好接单,啥时候公交地铁能对宠物开放呀?”最近,随着杭州市政协委员《试点开放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建议》的提出,养宠群体的出行困扰成为不少人热议的焦点。

而在昨天,话题#杭州回应试点宠物乘公交地铁建议#,更是登上微博同城热搜,不少养宠人纷纷留言分享自己的出行经历。有网友提到,“我之前带猫去宠物医院,想坐公交被拒过。那次最后打了宠物专车,花了五十多,要是住得偏,打车还得等半天,特不方便。”

随着宠物友好的环境越来越多,未来是否会有变数?带着这一问题,记者了解了一番。

多重“禁令”下短时间不会放开

但未完全关闭探索之门

在当天的回应中,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详细列举了各级法律法规中的“禁令”。

在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层面,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乘客不得携带动物(导盲犬、导听犬、辅助犬等服务犬和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则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携带宠物乘车。”而在杭州本地,《杭州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和《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也都明确规定,除导盲犬和服务犬外,禁止携带犬、猫等动物进站乘车。

为何对宠物关闭大门?禁令背后其实是公共交通的属性局限。

公共交通作为一个“强制共享”的封闭空间,站内、车厢内的人员相对密集,如果开放宠物上车,携带的病毒、寄生虫可能在封闭空间内引发交叉感染,卫生与安全风险难以保障。此外,更现实的是公众接受度分化与管理难题。当前虽然有不少青年群体支持,但社会公众对携宠乘坐公共交通的态度分歧仍然严重。

不过,官方的回复也并未完全关上探索之门,在回复的最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这样写道,“将会同相关部门参考国内相关试点城市的做法和经验,多维度研究、论证现有法律法规政策的优化思路,探索在定制公交中试点携带宠物出游的专线,以个性化、高品质的‘公交+宠物游’模式,探索携宠公共交通出游的新路径。”

网友们怎么看?

有人建议开设“宠物专列”

政协委员的建议一经提出,便在杭州引发热烈讨论,社交媒体上“支持派”与“反对者” 的观点碰撞激烈。

“每次带猫去宠物医院,打车要多花二三十元,遇到恶劣天气更是一车难求。” 养宠五年的 90 后白领林女士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她看来,宠物早已是家庭一员,公共交通对宠物的禁令,让养宠群体陷入出行困境。也有网友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留言,希望能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允许装在航空箱里的小型宠物错峰乘车,“只要管理到位,宠物不该被排除在公共服务之外”。

反对声音则集中在安全与卫生顾虑上。

“我家孩子对猫毛过敏,如果以后允许带宠物上公交,那我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市民张女士的担忧颇为现实。她也提到,封闭车厢可能引发宠物应激反应,宠物受惊影响其他乘客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外,也有网友给出了看起来较为可行的建议。

“之前刷到过其他城市的试点,专线会配拾便袋和消毒喷雾,乘客还得出示宠物免疫证,既安全又省心。这类专线用预约制就挺好,能控制人数,避免挤着不舒服。而且专用车厢和普通车厢分开,大家各乘各的,互不干扰,这样分歧也会少点。”

开通专线 限定乘坐规则……

国内不少地方已开始探索相关做法

在杭州审慎回应的同时,国内不少城市已迈出探索步伐。

就在今年7月,上海便上线了首条携宠定制专线。上车前,犬类需出示养犬登记证,猫类需提供疫苗证明,所有宠物都要接受芯片检验,肩高 40 厘米以上的大型犬则被禁止乘车。运营以来,因规则明确、设施齐全,未发生一起乘客纠纷。

深圳和广州的尝试则各有侧重。深圳H239 线宠物友好巴士要求犬类全程戴嘴套,猫类必须装入笼中;广州的试点专线则先从宠物猫切入,限定 “一宠一箱一乘客”,通过精准定位降低管理难度。

香港的做法则更具弹性,今年5 月起,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在轻铁全线正式试行“猫狗同行”计划,允许宠物主人每逢星期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携带猫狗搭乘轻铁。

“其实养宠人要的不是随便坐车,是有个合规的选择。”有网友表示,“希望‘宠物专线’能早点落地,这样带宠物出门不用再纠结怎么去,也不会给其他乘客添麻烦,才算真的平衡了各方需求。”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顾帅辰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