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产业协作“硬支撑”
杭州日报讯 杭德情深,产业携行。自2010年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以来,杭州与德令哈早已超越地理距离,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2025年是杭州市对口支援海西州德令哈市的第15个年头,昨天,两地产业协作对接会(钱塘专场)在钱塘区举办,进一步拉近两地产业协同的距离。
德令哈,不仅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民族融合共生的沃土。德令哈市发改委主任王少春介绍,近年来,德令哈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打造全省“工业强市”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以绿色盐化工、新能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生物为主导的五大产业体系。
作为省市产业高地,钱塘区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恰能为德令哈产业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比如位于德令哈的青海众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350MW光热发电项目,总投资52亿元,也是全球最大的光热发电项目,其背后就有钱塘区企业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就在上个月,钱塘区考察团还专程赴德令哈,深入调研考察了当地新能源、特色农牧、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产业协作对接会现场,来自德令哈的企业代表与钱塘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双方就资源共享、业务方向等方面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积极构建产业协作新生态。“我们是一家以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希望能在钢结构、绿色光伏等领域与德令哈方面加强合作。”浙江东南绿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振钢表示。“听了你们的介绍,感觉我们可以在光伏光热智能支架产能升级方面加强交流,联合研发一些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德令哈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负责人王凯则表示,接下来要充分发挥德令哈枸杞的品质优势与自身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共同开发面向东部市场的枸杞深加工产品。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对接会不仅为两地搭建了沟通合作的桥梁,也为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钱塘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持续围绕德令哈支柱产业与钱塘区的重点产业链,建立“需求清单+供给清单”对接机制,推动人才、资本、市场双向流通,让“钱塘的技术人才走出去、德令哈的特色产品火起来”。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