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领取几天“冬日卡”之后,杭州终于在霜降来临时,等来了“熟悉”的秋天。
阴云散去,阳光回归,昨天最高气温离20℃只差0.1℃了,有了那么一点点秋高气爽的感觉。随着今年第24号台风 “风神”远离,冷高压正式掌控杭州,最近天气会越来越好。杭州市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杭州的天气都会以多云到晴为主。没有了雨水的打扰,未来一周气温没有大幅的波动,白天气温会稳定在20℃出头。目前来看,26日会有冷空气补充,但由于其势力较弱,与白天太阳辐射的升温作用相互抵消,不会对整体气温造成明显影响。
阳光正好、气温适宜,简单来说,杭州未来几天可以总结为一个字:爽。这样的天气也给了桂花开放的机会,昨天杭州不少小区里已经飘出了淡淡的桂花香,在橙友圈,很多人都在晒桂花,大家不妨到户外走走,赏桂去。
昼夜温差大,早晚注意保暖
昨天进入霜降节气,杭州在这一节气的典型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逐步拉大,今年也不例外。未来一周,杭州白天最高气温维持在20℃以上,阳光下还能感受到秋日暖意;但早晨最低气温仅12-13℃,凉意已十分明显。有橙友说:“入秋后每天都在换被子……入秋第一夜,还是夏凉被加席子关了冷空调;第二夜被席子冷醒,马上铺了垫被;第三夜觉得夏凉被有点薄,换了薄款春秋被;第四夜还是觉得被子不够暖,又换了厚的春秋被。”
昼暖夜凉,强力“安利”大家早晚外出采用“洋葱式穿搭”,以便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或闷热。也就是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或者秋衣,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这样搭配,既能抵挡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另外,还可以遵循“三层穿衣法则”,即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
由于夜间气温偏低,这里提醒大家,睡前别忘了检查一下窗户是否关好,避免冷空气灌入,不仅影响睡眠舒适度,还可能冻感冒。
别盲目“秋冻”,小心感冒
最近走在路上,你有没有发现,大家又开启了乱穿衣模式,有人穿着短袖,有人穿着羽绒服。老话说“春捂秋冻”,有人认为到了秋天就该冻一冻;有人则觉得,不能冻,万一冻感冒了怎么办?
两个说法其实都没错,“秋冻”有道理,但怎么“冻”还是很有讲究的。虽说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但是稍不注意,反而会着凉感冒。
划重点,“秋冻”其实是说适当地冻,而不是无节制地冻。中国天气网专门科普过,老人、小孩以及抵抗力较差的人,最好不要“秋冻”,容易引发关节炎、鼻炎、哮喘、面瘫等疾病,需及时穿衣,不要因“秋冻”染病。就算是健康人群,也要注意适度“秋冻”。
“秋冻”一般只适用于夏末秋初,晚秋再“秋冻”,不仅对健康无益,还会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同时,“秋冻”的内涵,不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也包含运动锻炼等,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增强自身的体质。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所以不要看别人穿什么来决定自己穿什么,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所以,“秋冻”的基本原则是: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