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国首批 杭州18名乡村建设工匠评上“职称”
发布时间:2025-10-27   杭州日报

10月25日,杭州市临安区乡村建设工匠(乡村建设泥瓦工)职业技能竞赛举行,全市18名乡村建设工匠通过本次竞赛获得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等级认定,成为全国首批评上“职称”的乡村建设工匠。

去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杭州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工匠职业等级认定工作。据了解,此次竞赛是全国首次由住建部门、人社部门、总工会联合开展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当天上午8点40分,操作技能赛场已准备就绪,砖块、砂浆、铁锹等工具整齐排列。“比赛开始”,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先对照图纸仔细研判,随后精准测量、划线定位,握起砖刀抹浆、砌砖、找平,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

“今天选手们需要在3小时内根据图纸现场砌筑一道实心砖墙,这主要考核选手的识图能力、测量放线能力、组砌勾缝能力等,如水平灰缝的厚度需要控制在8-12毫米之间。”裁判长、浙江省村镇研究会农村建筑工匠分会副会长宣国年指向选手手中的砖刀,“竞赛设置非常贴近农房建设实际场景。你看,现场没有提供切割机,就是因为工匠们在日常施工中大多以砖刀作业。”

会看图、善建造外,工匠们还得懂理论。当天下午,理论知识考试在临安区职业教育中心机房举行,参赛选手端坐在电脑前认真作答。

“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机考方式,试题由160道单选题和40道判断题组成,考查质量检查方法、施工规范、职业道德等。”临安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竞赛依据《乡村建设工匠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要求开展,按30%理论知识、70%操作技能计算竞赛总成绩,双合格的选手可通过认定。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37名参赛乡村建设工匠中,共有18名通过本次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等级认定,一、二、三等奖的6名选手被认定为乡村建设工匠(乡村建设泥瓦工)三级(高级工),其余12名优胜奖选手被认定为四级(中级工)。

值得一提的是,竞赛前三名选手,被杭州市临安区总工会正式认定为“临安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可凭此申请临安区G类人才认定,享受人才礼遇政策。

“很高兴能通过这次工匠认定,以后干活更有底气了!”获评四级(中级工)的绍正祥难掩激动,“这不仅是对我手艺的认可,对我的职业发展更是实打实的帮助。以后我在项目竞标、薪资待遇上都能占优势,我还要带动身边更多工友学技术、考证书。”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工匠人才是这项事业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杭州坚持培育、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推动乡村建设工匠队伍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此次创全国之先联合开展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是一次积极探索,也为全国乡村建设工匠培育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各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共同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更多乡村工匠“有身份、有技能、有奔头”,为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朱柯霏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