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精艺致远。11月1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举行。
作为“艺术家的摇篮”,浙艺承载着众多名家的艺术追求和育人理想,铭刻着一代代浙艺人的初心与坚守。
学校从1955年黄龙洞畔的浙江文化干部训练班起步,历经七十载奋斗历程,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职业院校。70年来,浙艺坚守教书育人根本使命,培养了茅威涛、周迅、何赛飞、陶慧敏、山翀、吴蛮、詹永明、杜如松、毛戈平、夏赛丽、钟丽燕以及陈丽君、李云霄等杰出校友;先后有18位校友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战线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70年来,浙艺始终坚持扎根浙江、服务浙江;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始终朝着“类型化、高等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锐意进取,为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浙艺方案”。
杰出校友代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发言时说:“母校给予的从来不只唱腔身段的功夫,更有‘敬师三礼’的师道传承,‘戏比天大’的艺术追求。”
教师代表、“全国模范教师”支涛回顾了自己与学校近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诠释了浙艺“求真、尚美、精艺、修为”的精神传承,并代表全体教师承诺,将引导学子用艺术服务人民,奉献时代。
优秀毕业生代表、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讲述了自己从花旦转型为小生的学习经历,她感谢母校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她职业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
现场还举行了“饮水思源”知恩感恩仪式。与会嘉宾和校友代表共同用“黄龙之水”浇灌“浙艺之树”,寓意浙艺的艺术之树常青,黄龙文脉薪火相传。最后,全体师生和校友共同唱响了浙艺校歌——《梦想开始的地方》。
当晚,浙艺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浙艺师生与校友同台献艺:茅威涛、郑佳艳、李云霄等人同台演绎多剧种戏曲综合表演《代代相传》;王滨梅、杨茹文、徐梦迪等校友与在校生联袂献演《艺者无疆》;舞蹈学院师生及校友再度呈现“荷花奖”作品古典舞《西施别越》……整场演出充满温情,彰显了浙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勇攀高峰”的奋进精神。
校庆期间,浙艺还举办了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标志性办学成果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此外,崭新的校史馆、赵松庭纪念馆、电影陈列馆等场馆也在校庆期间正式开馆。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