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9日起,杭州将实施《关于实施“润苗计划”陪伴式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昨天,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企业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主体,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型初创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培育发展科技型初创企业,不仅有助于构建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而且有助于优化创新生态、催生新兴产业,为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能。
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作,不断迭代升级扶持政策,由市科技局牵头制定了《关于实施“润苗计划”陪伴式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已于近日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自2025年11月29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
《若干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培育对象”“重点举措”“组织保障”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到2027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好苗子”企业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新雏鹰”企业300家、科技领军企业100家,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35万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9件,全市创业孵化空间达1000万平方米,形成科技型初创企业“铺天盖地”、科技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金字塔”形企业梯队。
●第二部分“培育对象”明确建立科技型初创企业陪伴式成长培育体系,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一批“种子”企业,重点从“种子”企业中遴选一批“好苗子”企业,并明确“种子”企业、“好苗子”企业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重点举措”围绕科技型初创企业提出的主要诉求和不同阶段遇到的痛点问题,明确实施“选苗育优”“扶苗培土”“蹲苗提能”“壮苗促长”“护苗陪跑”5项行动、20条重点政策举措。
一是实施“选苗育优”行动,构建有生命力的企业培育体系。接续“开办企业一件事”事项办理,推动“个转企”“贸转工”,建立科技型初创企业诉求直达快办机制;筛选6000家“种子”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对象;每年遴选1000家“好苗子”企业,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及“统保”“统担”“统贷”一体化支持。
二是实施“扶苗培土”行动,构建有加速力的平台赋能体系。对新认定为部(省)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分级分类最高奖励200万元;全市统筹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国有产业园区资源,为符合条件的“好苗子”企业提供不超过5年租金优惠。
三是实施“蹲苗提能”行动,构建有创造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好苗子”企业、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补助力度;推广“四题一评”模式,设立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提高“好苗子”企业牵头承担市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比例;对“好苗子”企业技术交易额最高补助200万元。
四是实施“壮苗促长”行动,构建有支撑力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首期20亿元润苗基金,年均投资项目数不少于100个,对符合条件的润苗基金投资企业,可纳入“好苗子”企业管理;推广“杭创分”,鼓励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探索“见分即贷”“见保速贷”;推动市域股权投资项目互享、尽调互认。
五是实施“护苗陪跑”行动,构建有磁吸力的生态保障体系。为青年群体提供每年7天的青荷驿站免费住宿和就业创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好苗子”企业给予授权认定名额;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和企业科技特派员认定成为高层次人才;实现“亲清在线”平台新增惠企政策推送率95%以上;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决策,企业专家参与创新决策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强化用地保障,支持“好苗子”企业以单独、联合体、组团等形式拿地。
●第四部分“组织保障”提出坚持全市“一盘棋”,政府科技创新投入预算安排原则上只增不减,政府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强政策实施过程跟踪,确保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答记者问
问:
《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培育“好苗子”企业3000家,“好苗子”企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遴选产生?
答:
市科技局副局长俞钧:
《若干意见》明确,“好苗子”企业指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10%、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融资不超过2000万元或估值不超过2亿元的优质科技型初创企业,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市场空白以及具有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企业可适当放宽。另外,对符合条件的润苗基金投资企业,也可纳入“好苗子”企业管理。
对于刚才记者提到的如何遴选产生“好苗子”企业的问题,目前,全市已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万家,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好苗子”企业的推荐申报和认定工作。将对照认定条件,依托市财政局“投、贷、补、担、保”一体化平台,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形成企业创新积分,并结合各区县(市)推荐申报情况,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6000家“种子”企业,重点从“种子”企业中每年遴选1000家“好苗子”企业。
问:
对于“好苗子”企业有哪些具体支持政策?
答:
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彪:
对于“好苗子”企业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创业资助和金融支持,即给予10万元创业资助,提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保险,联动政府性担保机构提供优惠担保费率,联动银行提供信贷优惠,按最高1%年利率给予单个企业每年最高20万元贴息补助。
二是房租优惠,市和区、县(市)两级统筹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国有产业园区资源,为符合条件的“好苗子”企业提供不超过5年的租金优惠。
三是建设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好苗子”企业建设省、市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
四是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对“好苗子”企业,按不超过年研发投入增量5%的标准给予补助,最高补助200万元。
五是支持企业成果转化,对“好苗子”企业按不超过年累计实际技术交易额的5‰标准给予补助,最高补助200万元。
六是强化产业用地保障,支持“好苗子”企业以单独、联合体、组团等形式拿地,灵活选择一次性50年出让、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供地方式,加大“好苗子”企业等产业用房保障力度。
问:
“润苗计划”政策文件中指出,对标杆型人工智能场景示范项目,按相关政策最高补助500万元。请问该条政策内容如何落实?
答:
市经信局副局长张鸽: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们杭州市要重点培育打造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标杆型人工智能场景示范项目进行补助支持,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城市治理、医疗健康、金融商务等的一个重要举措。
该条支持政策内容未对企业设置申报门槛,深受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关注。在政策有效期内,为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市经信局会在每年4-5月份,在市经信局官方网站上发布标杆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申报通知。企业可根据申报通知,在指定网站上进行自主申报,对照提示内容提交申报材料。市经信局每年将择优评选不超过10个项目,按照不超过最终审定的项目投资额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可补助5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政策宣贯和企业服务,全力做好政策落地兑现,努力提高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问:
前段时间杭州市推出了“投、贷、补、担、保”财政金融科创企业服务机制改革,支持杭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否介绍一下这项改革的具体情况?
答:
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海艳:
为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机构“不敢投、不愿贷”的问题,今年以来,杭州市积极推进“投、贷、补、担、保”“五位一体”财政金融科创企业服务机制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以“杭创E站”科创企业服务平台为核心,以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政策为引导,以场景创新中心为主要线下服务载体,构建“5+X”陪伴式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涵盖投资、贷款、补贴、担保、保险五大资金要素支持和X项增值服务,让“融资更便利、服务更精准、发展更高效” 。
通过“五位一体”改革,实现数据、流程、政策、服务“四大突破”。一是数据价值化。我们搭建了“杭创E站”这一科创企业服务平台,汇聚了相关领域的涉企数据,经企业授权,赋能金融机构定制积分模型,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让企业价值“看得见”、金融服务“够得着”。二是流程数智化。“杭创E站”快速搭建金融机构和科创企业间的供需桥梁,为企业在线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融资选择。三是政策协同化。近期市政府出台了“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基金投资、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保险费补贴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科创企业轻装上阵、更快成长。四是服务全周期。“杭创E站”以“科技+产业+资金+服务”全链条推动科创生态发展,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科创企业提供差异化、接力式的全周期陪伴服务。
7月31日“杭创E站”上线试运行以来,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32家,包括16家投资机构、12家银行、2家担保机构和2家保险机构,上线金融产品50余个,推出专门针对科创企业的“五位一体”科创贷、好苗贷等专属产品,金融生态体系持续完善。我们欢迎广大科创企业登录使用“杭创E站”,“杭创E站”将助力科创企业“一键启航”,让更多“科技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问:
“润苗计划”中提到,市本级特别设立了首期规模20亿元的润苗基金,用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请问市国资委,设立“润苗基金”的初衷是什么?运作机制上有哪些创新设计?
答:
市国资委副主任温悦:
杭州是一个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市场主体非常活跃的城市,尤其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创业团队资金需求密集,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国资委将投资关口进一步前移,打造市本级首期规模20亿元、存续期限长达20年的润苗基金,重点就是为这些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早期支持乃至“第一笔投资”,进一步优化杭州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
润苗基金运作机制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和创新:
一是项目来源更广。被投项目可以是各大院所、科研平台孵化转化的项目,可以是各部门、区县、机构推荐的项目,也可以是刚刚财政局张局介绍的“杭创E站”平台中“杭创分”较高的项目、各创业创新大赛推荐的项目,同时我们也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各类自荐项目。
二是决策机制更活。润苗基金以同股同权为主,经申请也可采取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决策方面,引入产业、技术、投资等领域外部专家加入投决会,确保决策更独立、专业、科学。同时适当简化投资程序,积极探索市区两级基金“尽调互认、相互跟投”模式。
三是风险容忍度更高。润苗基金构建以尽职合规为核心的具有更高容忍度的责任豁免机制,不以单一项目盈亏作为评价依据,而是综合考量基金的战略使命、功能定位、规范管理等因素。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创新,能使润苗基金成为杭州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最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伙人”。
资料/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科技局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