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圆满闭幕。由教育部选送,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指导,中央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与新华网联合出品的运河题材大型话剧《北上》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
文华奖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每3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北上》成为浙江首部荣获该奖项的话剧作品,也实现了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荣获国家顶级奖项“零的突破”。这不仅是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也是我市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深化“一团一策”改革的有力印证,更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浙江戏剧传承发展的新亮点、新气象、新高度。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话剧《北上》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则臣的同名小说,由一级导演李伯男执导。作为我市首部以大运河为叙事背景的大型话剧,作品以意大利旅行者小波罗一行自南向北行走运河的历程为线索,通过“古今交织”的舞台叙事手法,串联起从杭州至通州的百年运河风情与人文世相,成功将一部文学史诗转化为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舞台作品。
该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支持类项目、2024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重大主题创作揭榜挂帅项目、2024年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2024年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等。2024年9月首演至今,《北上》已在大运河流域多个城市上演,并成为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引发了业界讨论和媒体关注。
近年来,随着话剧、电视剧、音乐剧相继出圈,“北上”这个文化IP沿着大运河“一路生花”。作为改编自文学经典的舞台艺术作品,话剧《北上》立足于对文学原著的深度理解与精神把握,在保留小说文学气质与思想深度的同时,着力挖掘运河文化所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时代价值,使作品在主题表达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备与当代观众对话的现实意义。
话剧热演期间,主创团队还拍摄“杭州篇”“淮安篇”“昆山篇”等系列城市宣传片,策划推出“跟着《北上》游运河”等跨界文化消费场景,实现了艺术价值与文旅融合的双向赋能与持续增值。
“这一次斩获文华奖,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年多来,我们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精心打磨,大到人物设定、关系的调整,小到人物对话、神态等细节,将《北上》淬炼成一部既有时代精神,又有艺术质量,更让老百姓觉得好看的新时代文艺精品。”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媛介绍,《北上》剧组平均年龄仅30岁,青春力量正在扛起杭州戏剧黄金时代的大梁。
据了解,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成立至今,累计创排了近300部舞台作品,推出《春潮》《秋瑾》《梅兰芳》《聆听弘一》《天山的灯》《省委书记》等精品力作,多次荣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全国及省市级奖项。张媛表示,接下来杭话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益求精、潜心磨砺,持续打造更多彰显中国气派、浙江特色、杭州韵味的文艺精品。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