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交通组织管理新闻发布会召开,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公安局相关人员介绍工程总体情况。

钱江三桥11月22日起断流施工
公安交管部门发布交通组织管理措施
据悉,因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含清江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需要,钱江三桥将于2025年11月22日零时起实施全封闭断流施工。为应对断流对市民出行和交通管理带来的影响,杭州公安交管部门制定了系统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努力保障城市交通运行平稳。
受钱江三桥断流施工影响,部分路段将禁止通行

因工程建设需要,钱江三桥断流后部分路段交通组织措施将作相应调整:钱江三桥、清泰立交桥和清泰拼宽桥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其中清泰立交桥保留非机动车和行人跨铁路的功能;机场城市大道滨盛路至闻涛路段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西兴互通、望秋立交部分转向匝道采取全天禁止机动车通行措施;机场公路民和路上匝道、通城高架鸿达路上匝道、秋石高架解放东路上匝道等采取时段性禁止机动车通行措施;富春路新业路东口辅道、时代大道滨盛路北口辅道采取机动车禁左措施。
具体内容可查看《杭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关于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施工期间采取相关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交通受阻+流量转移,过江交通及快速路网承压明显
钱江三桥断流后将产生9处断点,分别为西兴互通转入钱江三桥的3个匝道,清江互通转入钱江三桥的2个匝道,钱江三桥的滨盛路、富春路2组上下匝道,以及清泰立交桥和清泰拼宽桥两端。上述断点禁止通行以后,会对周边路网产生蔓延性交通影响,机场公路、风情快速路、秋石高架等连接节点通行受阻,极易产生拥堵排队。钱江三桥断流也将对非机动车过江带来不便。
同时,钱江三桥是市区过江交通流量最大的桥梁之一,也是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每天通行机动车高达16.3万辆,每日通勤车辆约8.4万辆,往返机场车辆超过8000辆,而周边复兴大桥、望江隧道、博奥隧道、庆春隧道等过江通道已趋于饱和,钱江三桥转移的流量将导致上述“一桥三隧”及外围道路拥堵加剧,并对时代、中河、彩虹等快速路产生系统性影响。
14条绕行路径,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根据钱江三桥过江车辆的主要出发地和目的地,围绕过江出行、往返机场、跨铁路出行、城际出行等各类交通需求,公安交管部门推荐14条绕行路径。
近距离过江出行:钱江新城、四季青、望江等区域往返滨江、钱江世纪城的,可通过复兴大桥(下层)、望江隧道、庆春隧道或博奥隧道通行。
远距离过江及往返萧山国际机场出行:城中、城北往返滨江、萧山的,可通过彭埠大桥或九堡大桥通行;城西往返滨江、萧山的,可通过紫之隧道、之江大桥通行。
往返四季青区域出行:城中往返四季青区域的,可通过新城隧道、解放东路通行;城西、城北往返四季青区域的,可通过凤起路、凯旋路或德胜快速路、秋石高架路、秋涛路通行。
此外,原骑行非机动车通过钱江三桥过江的市民朋友可选择复兴大桥下层、彭埠大桥通行,也可乘坐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轮渡过江,相关事项详见交通运输部门对外公开信息。
强化疏导管理和应急响应,缓解道路拥堵
前期,公安交管部门依托专业设计院和省市专家的技术支撑,对断流后的交通组织开展了出行调查、专业设计、仿真推演、专家论证、路口渠化、车道改造,以及加强警力部署、事件快处、应急响应、科技赋能、实时调度等一系列工作准备。针对绕行道路目前的一些堵点,通过渠化调整、设施提升、绿化改造等方式深挖路网潜力,系统实施40项交通治理措施,改善节点通行状况;针对断流后预测将新增的97个堵点,逐一制定了“一点一策”,并在堵点外围设置78个分流点,一旦堵点拥堵蔓延立即启动分流。
断流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指挥调度和勤务部署,全面加强路面疏导和信号配时调控。同时,在钱塘江两岸23个点位部署无人机,形成“空中+地面”立体勤务模式。
此外,为应对突发状况,公安交管部门将通过汽车巡、摩托车巡、徒步巡、视频巡、无人机,构建立体巡控模式,并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快速发现处置拥堵排队、车辆抛锚、交通事故等事件。市民如遇紧急情况,可随时向路面警力求助。同时,公安交管部门也开通了“警察叔叔”App等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市民的意见与建议。
公安交管部门同时发出倡议,断流施工期间,希望日常过江通勤的司机朋友尽量减少驾车出行,选择地铁过江。若确需驾车过江,请全程开启导航,公安交管部门将会同导航平台基于实时车流数据,结合路况为市民推荐最优出行路线。驾车时遵守交通法规,遇拥堵不加塞、不随意变道,文明礼让行车。行车途中若发生轻微交通事故,请第一时间报警,在拍照取证后快速撤离。公安交管部门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保障工作,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携手共渡施工“阵痛期”。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