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行业发展白皮书 共话微短剧扬帆“出海”新路径
每日商报讯 “全民每天追剧两小时”“AI催生动画微短剧等新赛道”“前八月海外营收超15亿元”……昨天,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在临平开幕,会上,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了《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解锁当前行业“新风向”。
作为全国微短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及行业先锋,围绕微短剧精品化创作、科技赋能、全球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议微短剧产业跨界赋能与出海突围的发展路径。
开幕式上发布了多项行业成果与重磅计划。其中,《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备受关注,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用“十个关键帧”进行重点解读:每天追剧两小时,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或已超过长视频;AI催生新赛道,动画微短剧、AI 真人剧迅速成长……海外收入前8月增长近两倍,“新中式叙事”圈粉全球。
在微短剧的“全景视图”中,“出海”成为白皮书与本届大会的重要关键词。数据显示,2025年1月—8月,海外微短剧市场总收入达1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总下载量约7.3亿次,同比增长 370.4%。收入排名前20的海外微短剧应用中,九成具有中国背景,贡献了约91%的市场收入。微短剧的“新中式”叙事在AI译制技术的加持下,正在推动中国故事以更快捷流畅的方式触达全球受众。现场,杭州文化“新三样”出海行动也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出海”发展先行区,临平也在产业扶持和服务机制上下功夫。“我们着重在政策、服务、产业等方面助力‘出海’发展”,临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创发展中心主任叶诚表示,新一轮产业政策即将发布,主要围绕出海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同时加强精品内容生产,及产业链协同支持,包括现场正式启动的“古今运河”影视精品创作计划,携手共建“写—拍—投—播—评”的全链条赋能体系,目标打造“既叫好又叫座、流芳百世”的好作品。
当前,微短剧从大众文艺消遣的“零食”变成“正餐”,行业也向科技化、精品化迈进。会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微短剧+AIGC”推荐片单,展现“诗画浙江”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勾勒出科技赋能内容的新图景。同时,现场还揭晓了第二届“大运来临”全国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优质内容创作企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同步启动第三季“青年网络编剧激励扶持计划”,推动精品内容产出。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