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区委提出
要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
广大区政协委员
立足岗位、积极行动
努力在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中
体现新担当 彰显新作为
区政协常委、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浙江省家电协会副理事长、德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德康
从一家仅有3000元资本和两个员工的门店,到拥有2000余名员工、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这是区政协常委、德意控股集团董事长高德康这三十年来交出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1992年,年仅20岁的高德康创立德意智家的前身“康达燃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德意智家从一台台燃具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吸油烟机、灶具、集成灶、蒸烤箱等十大产品序列,覆盖高端全厨卫电器。
进入数字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推动着我国制造业全面创新升级。德意集团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迈入智能制造时代,逐步成为区域智能制造示范标杆。
在高德康看来,智能制造有三个评价标准。“第一,每台设备的生产大数据第一时间被后台载有的智能终端收集、传递。第二,安装若干款应用软件,为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组装测试、售后运维、远程服务等环节提供信息化支撑。第三,建立工业大脑,将生产过程中的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使得生产流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信息化浪潮中,德意智家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并取得了优异成效。近年来,德意智家斥资近12亿打造厨电行业最先进的“4.0智慧工厂”以及具有定制行业美誉之称的“亚洲级样板工厂”,总占地面积达400多亩。两大工厂集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一体,以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达成各环节高效互联和资源零损耗。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德意智家还专门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早在2006年就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一流人才,并且与重点高校合作,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竞争力。
高德康表示:“智能工厂显而易见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品质的保证,智能制造以自动化、信息化为切入点,对生产实现全流程跟踪,严保产品品质一致性、稳定性、恒久性。二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智能化改造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减少原材料损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德意智家智慧工厂在自动化数字车间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企业云、工厂物联网的建设,实现产品从生产加工、检测、入库、派单甚至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30%,产值增加 3-4 倍,自投产以来产品质检不合格率为0,成为行业高端智能制造的典范,相继被评为浙江省智能工厂、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杭州市未来工厂。
“作为企业家,要时刻牢记社会责任。”多年来,高德康带领企业真诚回报社会,先后出资近1亿元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浙江青年创业创新基金”,主动担任浙江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创业实践导师;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中西部地区青少年事业发展;参加春风行动,连续15年参加杭州市联乡结村帮扶活动……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高德康始终牢记责任与担当,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如针对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他提出“充分挖掘和承接机场的溢出,实现价值变现;利用'城东智造大走廊'战略规划,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升级;强化商业项目规划管控”等建议。
高德康表示,将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匠心精神,紧跟时代发展,主动创新求变,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企业,为助推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