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18日,全市政协主席暑期读书会举行。13个区、县(市)政协和4个市政协界别组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如下(按发言顺序)——
临平区政协
完善机制 发挥优势 做精做深履职平台
临平区政协自去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牢牢把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中心环节,在“夯实两项工作机制、发挥三大职能优势、做精四大协商平台”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政协履职工作。
坚持固本强基,夯实两项工作机制
优化学习机制。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推进“书香政协”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成立“书香政协·临平书院”,在政协机关、晓风书屋、委员之家等场所建立学习阵地,组织委员诵读红色经典、分享读书体会。
完善履职机制。制订出台《政协杭州市临平区委员会关于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实施意见》,科学设定履职目标,优化考核细则,激发履职热情。
坚持精准建言,发挥三大职能优势
民主协商优势。努力营造“有事好商量、遇事要商量”的协商氛围,在协商中增进共识。以“请你来协商”为平台,围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协商,形成协商意见,不少建议得到有效采纳。
参政议政优势。邀请区长通报全区半年度经济形势情况,邀请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通报部门工作,让委员知情明政,夯实履职基础,提升履职水平。组织委员通过座谈发言、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优势。组织委员开展“数字化改革”、“美丽杭州迎亚运”等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深入实地检查,有效监督助推。建立民主监督小组,对部门、镇街开展民主监督,督促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提质增效,做精四大协商平台
“请你来协商”平台。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提案督办工作,开展“请你来协商”3场,其他各类协商活动40余场。
“民生议事堂”平台。8个镇街均完成民生议事堂建设,同步完成委员工作室(委员之家)、社情民意联系点建设,实现“三位一体”建设全覆盖。
“民情驿站”平台。在去年东湖街道蓝庭社区、星桥街道汤家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127个村社深入推进“民情驿站”建设。
“数字政协”平台。倾力打造临平“数字政协”平台,增强政协履职开放度、融合度、活跃度。自今年2月上线以来,平台共开展线上履职活动60余次,组织线上议政30次,开展网络直播1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20余条,推送系统通知1500余条,汇集各类数据5000余份,委员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次,发表相关建议2000余条,使用率在全区的“数字化改革”项目中排名第一。
上城区政协
党建统领 靶向履职 体系搭台 多维赋能
不断深化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上城实践
今年以来,上城区政协纵深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探索,全力打造具有上城辨识度的“协商窗口”。
把稳思想政治之舵
以党建统领确保政协工作正确方向
把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全国“两会”、省、市党代会精神等组织各层面学习交流6次,协助区委做好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回头看”。持续推进政协党建“两个全覆盖”,修订或出台相关议事规则、工作办法,着力打造“政在学习”“政在协商”“政在聚力”等“政协·同心向党”工作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
释放专门协商机构之能
以靶向履职助力共同富裕典范城区建设
把党政中心工作作为履职尽责的主攻方向,围绕“幸福邻里坊打造”“宋韵赋能亚运”“落实‘双减’”等组织开展专题协商4场,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建议案3件,均获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特别是“幸福邻里坊”协商会相关报道荣登人民政协报“政能量”榜、浙江政协同心苑“同心榜”双榜榜首。同时,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等开展视察调研、联动监督、提案督办等重点履职活动20余次,“民生议事堂”开展协商议事16场,“协商驿站”开展小微协商49次。
建强“双向发力”之核
以体系搭台构建协商议事新格局
依托“1+N+X”协商平台体系,精准把握“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的同向目标和统分关系,以协商共同体理念构建“协商三代同堂、委员济济一堂”基层协商议事新格局。顺应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要求,从体系框架、功能定位、阵地建设、形式内容、制度机制等方面深化“民生议事堂”“三位一体”“协商驿站”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择优挂牌“同心·共富”“邻聚里”“爱馨公益”“侨见未来”“乐动新声”等特色“协商驿站”44家。
汇聚系统集成之力
以多维赋能提升政协履职整体质效
按照“书房建在堂上、书桌摆进驿站、书香赋能履职”工作思路,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阅读平台体系,推动“尚城书房”14个街道全覆盖;搭建“钱潮书吧”云读书平台,实现“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的跨越提升。以全要素“一屏统览”、多功能“一掌统管”、“协商云视窗”、提案办理、委员管理“三应用”“一键直达”为目标,全力打造上城数智政协2.0版。重点建设“协商云视窗”应用场景,实现协商全流程重塑、全系统联动、全链条整合。
拱墅区政协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不断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拱墅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助推区域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力
着力在加强政治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着力在政协系统党建上下功夫。召开全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暨“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工作推进会,在全区18个街道规范建设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党支部。积极推进“大运河协商红盟”建设。
着力在“书香政协”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办法》,明确学习重点,规范学习方式。在省市政协组织的两场委员读书活动中,拱墅300余名市区政协委员全员参与,委员发言总数均位列全市第一。
坚持聚焦中心工作
不断提升服务大局助推力
当好“政协智囊团”。聚焦拱墅“三城五区”建设,以“界别服务月”“界别调研月”为抓手,围绕迎亚运、共同富裕等专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20余篇,提交《见闻与建议》7篇。
做好“一线服务员”。开展“三联三领三服务”活动,积极走访重点企业、委员企业,访各类企业200余次,助力解决问题50余个。
打好“战‘疫’组合拳”。发出“同心抗疫”倡议书,特别是拱墅“419”疫情中,组织机关干部和广大委员下沉一线、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政协人的责任和担当。
坚持发挥特色优势
不断提升履职为民行动力
全覆盖搭建平台。召开“三位一体”专题工作推进会,全区18个街道沿运河建成以“红茶议事会”为代表的“运河之星民生议事堂”,率先实现“三位一体”和“大运河•协商驿站”全覆盖。
全流程制度管理。将委员参加“三位一体”平台活动情况纳入年度履职考核,出台“督、导、考、评”于一体的星级评价制度。
全链条履职担当。在“三位一体”平台全覆盖开展履职活动,今年以来,依托各类协商平台,开展协商活动80余次,收集建议1000余条。
坚持强化自身建设
不断提升守正创新变革力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规范推进委员履职量化考评,举办新任委员培训工作。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建设,以加快变革型组织建设为重点,提高政协机关服务水平。
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抓实提案工作,编印提案工作手册,创新推出提案办理“提案包”,实现提案回复件件“有回音”。完善“拱墅政协·码上协商”系统,持续推动“指尖上的协商民主”。
提升拱墅政协美誉度。打造拱墅政协全媒体矩阵,在各级媒体上宣传报道70余次,助力提升拱墅美誉度。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