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涌,协商风劲。三年前的10月27日,全国首创的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在时代呼唤中应运而生 ,如一颗种子扎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沃土。三年来,这座承载着民主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空间”,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内核,持续书写着新时代协商民主的杭州故事,在全国政协地方政协工作中绽放了独特光彩。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与市政协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实践中心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成为宣传展示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窗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课堂。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主体作用,鼓励多元参与,坚持共建共享,通过打造“协商超市”、优化展陈、分类讲解、委员轮值、沉浸式教学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让政协履职故事和杭州发展历程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心。
这个开放包容的“融合空间”已迎接超1100批参观团队、32万人次到访。从全国政协领导到各地政协同仁,从国际友人到港澳同胞,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市民,不同群体在此感受中国式民主的魅力。
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平台,实践中心深耕“要协商,进中心”工作品牌,紧扣政协协商的主责主业,围绕杭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抢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等中心大局开展系列协商活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协商格局。
协商半径不断延伸。实践中心持续探索和推进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方式的有机衔接,以“民主促民生”部门协商破解民生难题,以“社会组织协商进中心”汇聚行业智慧,创新开展“融媒协商”,搭建线上线下对话桥梁,多方协同、多元互动的协商体系日益完善。
在这里,市建委、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聚焦“城市更新‘十五五’规划”“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等议题开展深入协商;“行业议事直通车”稳步驶入、“杭州市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橙柿·阳台”等平台聚焦停车收费、菜场改造等民生小事,让市民的“金点子”成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各区县(市)政协连续三年在中心开展“活动周”,13个区县(市)各展所长,通过协商座谈、专题讲座、特色展陈等形式,共同绘就协商民主的生动画卷。
委员是中心最活跃的力量。1387人次委员在这里轮值履职,收集转化大量意见建议;各界别组开展的283场“界别履职周”活动,让政协履职更加贴近群众、服务民生。
“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实践中心通过“行走的思政课”“青春议事厅”等活动,让年轻一代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真谛。15所大中学校成立模拟政协学生社团,优秀学生代表列席市政协全会,获奖提案被委员采纳,这种代际传承让协商民主焕发青春光彩。
联盟协作拓展了实践中心的广度和深度。各联盟单位在中心开展活动530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蓬勃生态。
三载砥砺,硕果盈枝。实践中心获评“2023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年度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中心工作获全国政协多位领导批示肯定。
新起点上,实践中心将继续深化联盟协同,打造更完善的“协商矩阵”;强化委员主体作用,建设温暖高效的“委员之家”;推进数字赋能,让协商民主更加智慧便捷,以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续写中国式民主在杭州的生动篇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协商动能!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