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坞塘池面上还残留不少矿石
座谈会现场
早晨,千岛湖镇排岭南路往来的汽车并不多,不少当地老年人打着“叮铃铃”的自行车铃从小山坡骑行而上,来到塘边,他们知道,绕过这一汪碧池,晨练之地——湖山公园也就不远了。
千岛湖镇地标性的“塘边”,也是此行杭州市政协赴淳安开展“干查督”活动的第一站。
3月29日上午,由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董建平带队的督查组一行来到塘边,“一汪碧水”没见着,池子里的淤泥“尽收眼底”,约3米深的池塘里,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淤泥表面的垃圾物。
小微水体清淤整治进行时。
“因为是死水,所以要定期换自来水,一年换4次,这是今年第一次,清理完的下一步就要放水了。”工作人员向督查组介绍道。
督察组了解到,原来当地人口中的“塘边”其实是施家塘社区范围内的两个池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在这里了,属于人工湖。考虑到当地居民对这两个池塘感情尤为深厚,政府商议后决定予以保留下来。
“保留下来是好事,如何长效管理是关键。”董建平说。
来到安阳乡洪家坞时,市政协常委、市农村水利管理总站高级工程师林蔚发现这里的三个池塘按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错落有致。了解情况后知道,这三个池子名叫洪家坞塘,在这旁边原来有个选矿厂,三个池子是为选矿厂层层洗矿而用,考虑到水质问题,厂早在6年前关停,但池子旁仍残留着许多矿石。
“前期我们已经把水面上的的垃圾和漂浮物打捞完毕,水质检测结果是地表Ⅱ类水,但老实说,下一步要怎么整治,我们目前还很头痛。”安阳乡乡长余文武向督察组汇报工作情况。
“我建议你们可以先种植一些能够吸收重金属类的植物,但具体种什么植物,还要进一步依据检测结果而定。”市政协特聘委员、市环保局原高级工程师张天立说。
像这样,督察组6人一路走访调研看水质变化,入村进户探农户意识。一天时间内,他们共实地走访调研了包括千岛湖镇、安阳乡、大墅镇在内的10个督查点,查看了已治理好的河道和治理任务重的河道各1条,水质断面2个,小微水体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个以及1个防洪排涝工程和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经走访,督察组发现了问题,也看见了成效。第二天上午,市政协在千岛湖镇组织召开了“五水共治”民主监督暨“干、查、督”活动主题座谈会。座谈会上,淳安县委常委、副县长郑志光和县政协主席刘小松分别向杭州市政协汇报了淳安县“五水共治”的整体工作情况和“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各乡镇负责人则就各自乡镇实际情况,向督察组提出了在“五水共治”中遇到的困难。
“这两年,淳安没少来,淳安在保护一方秀水上做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听完汇报,董建平回忆起当年在淳安参与建设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当时觉得规模够了,现在看来,还是太小。”
董建平表示,近年来,淳安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好,来淳安旅游和投资的人逐年增多,这无疑对淳安治水提出了新要求。但对连续两年夺得“大禹鼎”的淳安而言,“剿灭劣V类水”只是最低要求,在提出“在全域内剿灭Ⅲ类以下小微水体”目标的基础上,淳安要结合自身特色,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喊出专属于淳安的治水口号。
“来淳安不是督水,是督思想。”前一天调研中,大墅镇孙家畈的污水处理设施给督察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农村污水处理一直是“五水共治”中的一道重要课题,能将180多户农户集中起来进行污水处理,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还有领导干部治水的决心和工作思路。”
事实上,淳安自2014年全省启动五水共治工作以来,千岛湖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着Ⅰ类标准,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农村治污优胜县,这也是杭州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获得大禹鼎的县(市、区)。
“淳安治水要居安思危。”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董建平也对淳安提出了新要求,他提出,在当前剿灭III类以下小微水体的目标定位下,淳安需注重治水细节,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此次赴淳安走访调研是杭州市政协开展“干、查、督”重要工作的第四站,自今年3月三级政协联动,开展全面剿灭劣V类水民主监督活动以来,杭州市政协已先后去到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访查区、县(市)剿灭劣V类水体情况,查看河道共29条,监督工作、建言献策,助推全面剿灭劣V类水。(文/曹青青)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