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市园文局、市房管局、市文保所、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杭州中外交流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并协商座谈。市政协副主席叶鉴铭讲话,文史委主任王利民作调研情况介绍,文史委专职副主任王英主持会议。文史委副主任赵红等市政协委员,陈文锦、王其煌、方龙龙等专家学者参加。
据调研,目前我市有中外交流历史遗存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6处,文物点2处,历史建筑5处,其他1处。凤凰寺、笕桥中央航校旧址、之江大学旧址等15处保护和利用较好,洋关旧址、司徒雷登故居、卫匡国墓等7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杭州中外交流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与会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金点子”。委员和专家们认为,杭州中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遗存丰富,保护好和利用好有助于城市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委员和专家们提出要在严格执行相关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宣传的力度。一是要教育引导,让乡土教材进校园,从而激发年轻人的保护意识;二是要营造保护舆论氛围,多利用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宣传方式,重点介绍此次梳理出来的历史遗存,以引起社会广泛的共鸣。三是要挖掘和抢救一些历史遗存及其背后历史故事,提炼历史遗存独特内涵和价值。
在历史遗存利用方面,委员和专家们认为总的原则是要让历史遗存“活”起来,与普通市民“发生关系”。一是历史遗存的文化主体要参与进历史遗存利用当中来;二是社区可以围绕历史遗存打造特色文化;三是梳理出几类主题鲜明的历史遗存点,如教育、医疗、宗教等,联合市旅游委等单位设计线路,供多种参观需求;四是对于很难完全公开的历史遗存点,也要设定市民开放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五是将目标群体移向妇女和儿童,将历史遗存背后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用时尚、炫酷等年轻人喜爱的元素进行包装展示。
在听取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后,市园文局、市房管局、市文保所、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纷纷作了发言,交流感受和设想,并表示会充分吸收委员和专家们意见和建议。
最后,叶鉴铭副主席讲话指出,历史遗存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杭州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见证了现代教育、医疗、科技等事业在杭州发展之滥觞,是杭州宝贵的记忆;加强中外交流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延续杭州文脉、彰显杭州特色,推动杭州与世界交流,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具有重要意义;杭州市在中外交流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得到了与会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肯定。他认为,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应努力达到“与远古对话、与现今同步、与未来牵手”的效果,建议今后保护和利用工作要以与历史遗存文化内涵相近、相容为原则,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对于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会上提供的“三亲”故事和人物线索,应尽早落实人员进行挖掘和抢救,以免留下“人亡史灭”的遗憾。
当天上午,政协委员和专家们还现场察看了司徒雷登故居、美国青年基督教青年会鲍乃德居安别墅、梅藤更花柳病医院旧址、蕙兰中学堂旧址等历史遗存。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