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22年春运火车票。铁路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共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亿人次,同比增长28.5%。
2022年的春运,依然与去年一样,抛不开“疫情”这个大背景。春运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不再是购票难,而是在疫情背景下,如何保证乘客的健康安全、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如何解决因为疫情导致的事关广大乘客切身利益的各种难题。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考验铁路部门的管理能力,更考验铁路部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可喜的是,为迎接本次春运,铁路部门推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优化措施,比如适应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旅客出行规律,改进售票和退改签服务措施,延长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售票服务时间由每日5:00至23:30调整为5:00至次日凌晨1:00(每周二除外);提供24小时互联网退票服务,退票截止时间由乘车站开车前25分钟延长至开车前,新增12306客户端免登录退票渠道;将原来仅可在票面发站办理的开车后车票改签业务,增设网上办理渠道,同时在自助售票终端新增电子客票改签功能;将候补购票最晚截止时间由开车前6小时调整为2小时,等等。以上这些举措,无不切近广大乘客的急难愁盼,很好体现了“以乘客为本”。
以乘客为本,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拿不少网络平台推出的“加速包”来说,“加速”固然有失实的成分,它的原理不过就是一直刷新12306等退票,但“加速包”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它确实为不少乘客解决了“乘车难”,而12306平台却在相当长时期内缺少这样的服务。12306后来开通了“候补通道”,这一转变获得了广大乘客的肯定。网络平台的“有心”是看到了利益,而铁路部门的“有心”就是以乘客为本。只要能守住“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铁路部门完全可以跟网络平台企业比速度、比便利、比服务。
技术很重要,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然而还是要说,技术只是工具,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比技术更重要。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铁路部门要做的,就是要将数字技术转化为更多切切实实的贴心服务,让广大乘客获得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回到铁路部门为迎接春运在售票服务上推出的一系列具体举措,对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其实依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如售票时间可以再延长一些、退票时间可以再延后一些、“候补通道”的限制也可以更少一些……总之只要“以人为本”,加上数字赋能的助力,2022年的春运就一定会平安、有序和温暖。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