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善用“文”与“旅”
发布时间:2025-10-10   杭州日报

西湖“月亮船”、清河坊宋韵吴山雅集、德寿宫宋韵文化周、《如梦上塘》宋词游园会……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浓厚的文化氛围,展现了杭州的精神风貌与文化气象,绘就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画卷。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文化引领下,传统与现代交融,让城市焕发新韵。西湖中秋拜月、武林广场宋风市集、西溪火柿节、青山艺术生活季等百余场主题活动,以场景化、沉浸式体验推动宋韵文化焕发新生,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精神内涵和文化记忆,也在和现代生活的连接中闪耀着时代光彩,成为人们追捧的“新时尚”、文旅消费的“新热点”、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节日是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是文化基因的表征。余杭径山村“非遗嘉年华”、富阳龙门古镇“梦回东吴·龙门庙会”、淳安草龙表演、瓶窑老街非遗杂技秀等,推动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向活态传承,成为游客追寻文化深度的热门选择。杭州图书馆及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场馆策划推出主题展览和社教活动,如临平博物馆联展、吴越文化博物馆考古展等,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和文艺爱好者,文化过节蔚然成风。涌动着家国情、中国风、文化味的假期生活,不断印证文化是驱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关键要素,驱动着人文经济的齿轮加速运转。

此外,富有年轻态的文化形式,既为城市空间注入全新魅力,也塑造出彰显独特品格的文化名片。比如,国庆中秋假期间,杭州23家重点酒店围绕“闻香寻迹”“历史溯源”等5大主题打造了23条“闻香约杭州”特色线路,酒店主理人带队开展满觉陇桂香漫步、西湖香氛漫步等活动,并融入芳香疗愈、南宋点茶、手机摄影等8类课程,成功将酒店从“住宿空间”向“公共文化服务载体”转型。

始于文旅,不止于文旅。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深度挖掘、深度交互,使两者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善用“文”与“旅”,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点亮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郑莉娜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