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尽量不要穿凉鞋、拖鞋
蹚水后要及时冲洗皮肤并擦干
外出建议带上一双干燥的袜子
都市快报讯 今年杭州的梅雨季实在难熬,不仅持续时间长,雨量也很大。自5月29日杭州入梅以来,截至6月27日比历史平均梅雨量偏多63%。
又闷又热又湿的“黄梅天”,除了浑身上下黏黏糊糊的感觉让人崩溃,还夹带着危害健康的 “不速之客”。
上班路上连日蹚水坑 30岁小伙惹“毒”上身
最近连日下雨,30岁的小刘(化名)上班路上总要蹚过几个深水坑,弄得一天下来鞋袜湿漉漉的。
不知道哪天开始,他右脚的跟腱位置鼓了个大包。难道是被虫子咬了?但想着被虫子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小刘并没有放在心上。忙着忙着,一晃3天过去了,没想到,“大包”变成了“硬块”。 这时,这块皮肤已经又红又肿,摸起来还发烫,跟腱部位痛得踩不了地。小刘这才意识到问题不简单,拖着红肿的右脚,一路抬脚“蹦”着,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你这应该不是虫咬,是丹毒!”市三医院急诊外科的张肖飞医生初步判断。经过检查,证实小刘患的就是丹毒。
频繁下雨地下管网污水反流
蹚水会给真菌细菌提供温床
什么是丹毒?张肖飞医生解释,丹毒是真菌、细菌累及真皮浅层导致的淋巴感染,起病急,进展快,局部症状明显。像小刘一样,局部的红、肿、热、痛,就是丹毒最典型的症状。
丹毒患者常出现皮肤的大块红斑,皮温高且疼痛明显。除了典型的红肿热痛症状以外,严重的丹毒还会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乏力、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进而引发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丹毒在大家生活中不常见,但梅雨季或者卫生条件特别差的环境下,容易诱发丹毒。梅雨季丹毒特别好发于人的足部、小腿。”
张肖飞特别说到,这段时间频繁下雨,积水严重,地下管网中反流上来的污水是非常脏的,蹚水后要是没有马上更换潮湿的鞋袜,自己的体温和潮湿的环境,就给各类真菌、细菌提供了温床。如果碰巧脚上有一些细小的伤口,比如“脚气”病人抠破了表皮,穿鞋子磨破皮,还有脚上有伤口的糖尿病病人,细菌就会顺着伤口进入淋巴管,引发丹毒。
20多岁姑娘被丹毒困扰5年 每年夏天都要发作一次
破损的皮肤遇上水坑里的脏病菌,是引起丹毒的常见原因。不过,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保护皮肤创面的意识,痒就抓,抓破了也不在意,总觉得最多也只是一点小炎症而已,直到自己发烧了,也不会联想到这跟脚上的小红肿块有关。
20多岁的姑娘晶晶(化名)5年来饱受丹毒之苦,起因就在于一次偶然的破皮。
晶晶第一次发丹毒是在2015年夏天。那时,晶晶左脚跟腱部位不小心被什么东西划了一道,因为伤口不大,一两毫米的样子,出了点血,马上就结痂了,晶晶便没放在心上,想想小摩小擦很快就好了。结果过了几天,晶晶莫名其妙发烧了,来到市三医院,最终被分诊到急诊外科,接诊的茅迪敏主治医师根据她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判断,晶晶得了丹毒。
茅迪敏医生觉得很奇怪,丹毒通常好发于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晶晶年纪轻轻怎么会有丹毒?
经过了解发现,晶晶的抵抗力也不太好,每逢天气骤变就会感冒,下肢明显迂曲,有静脉曲张的倾向,而丹毒容易发生在免疫力低下和下肢血管条件差的人身上。再加上晶晶一开始对跟腱表面皮肤破损的地方不重视,不小心感染了细菌,导致丹毒发作。
这五年来,晶晶每年夏天都要发作一次丹毒,还都在相同的部位,每次病程一周至半个月,要去医院住院、输液,令她烦恼不已。
上个月末下了几天雨,恰巧晶晶家附近的一条路上在修水管,有污水冒出,污水和雨水积在了道路上。一天,晶晶回家路上一脚踩到了一个水坑,这下可好,回家第二天就丹毒发作。前两天还能走路,到了第三天,脚踩在地上疼得不行,几乎不能走路了。晶晶说,这种痛和普通破皮的痛还不一样,“是从里面痛出来的”。
回想起这次丹毒发作,晶晶有些懊悔,原来是她脚上抓痒时抓破了皮,这次在脏水坑里一踩,稍不注意就旧疾复发,苦啊!
80岁老伯有脚气冬天懒得洗脚
感染丹毒后发高烧休克进了ICU
“在临床上,部分患丹毒的病人都合并有脚气。一旦脚气病开始复发、加重,患者忍不住去抓,皮肤一破损,得丹毒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茅迪敏医生说,丹毒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等,而且病程较长,还有可能会留下各种后遗症。
他曾经遇到过一位80岁的老伯,平常就有脚气,到了冬天,因为天气冷,懒得洗脚,感染上了丹毒。到医院急诊时,已经发着高烧,诊断为“丹毒合并脓毒血症”。医生劝他住院,可以定时综合治疗,有利于病情,但老伯坚持不肯住院,认为自己问题不大,还说家里有孙子离不开他接送。
当时,待在急症抢救室的老伯,已经发烧39℃多,后来连血压都降下来了,出现了脓毒性休克,被紧急转往ICU。
幸好子女及时赶到,积极配合医生,过了几天,经过治疗后老伯从ICU转了出来,在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后,顺利地出院了。
茅迪敏医生提醒,年纪大的丹毒患者,往往对这类疾病重视程度较低,一个是很多老病号特别能“忍”,总认为年纪大了有个腰酸脚痛不是大毛病,第二个是卫生习惯不好,比如到了冬天不经常洗脚,不经常清洗或更换擦脚布等。最后往往是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或是脚痛到实在走不动路了,才上医院。
糖尿病患者和静脉曲张患者 出现外伤及时消毒防止感染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得了丹毒,可能引发糖尿病足病,感染加重,伤口难以痊愈,感染更容易扩散且不易控制,严重的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便在没有糖尿病足病的情况下,也要注意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外伤,出现外伤要及时消毒,防止感染。
此外,据市三医院血管外科孟路阳主任医师介绍,静脉曲张也跟丹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静脉曲张会引起局部血液淤积高压的改变,表现在皮肤上就会有一些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是湿疹。这些部位的皮肤相对薄弱,皮肤营养差,对抗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也就差,也更容易受到感染,引发丹毒。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劳动者,因为出汗量大,易患上足癣,足癣是由真菌或伴细菌感染所致,容易引起丹毒。
雨天尽量不要穿凉鞋、拖鞋
蹚水坑后要及时洗脚
梅雨季节如何预防丹毒?市三医院医生给出了几点专业提醒:
1.雨天尽量不要穿凉鞋、拖鞋。很多患者都是因为觉得下雨天鞋子会浸湿,所以干脆换拖鞋蹚水,后来引发了丹毒。
2.如果不得不蹚水的,在蹚水后一定要及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皮肤并且及时擦干。遇到有创面的部位,要及时消毒。
3.尽量不要长时间穿着潮湿的鞋袜,如果有淋湿可能的,建议带上一双干燥的袜子。
4.因不可抗因素有双脚浸湿可能的,建议双足涂抹油性润肤乳,通过油脂的疏水性,起到一定防水作用。或者带上一双雨鞋出门,及时更换。
5.本身就有足癣、溃疡,或者丹毒反复发作的朋友,在对症治疗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还要更注意在饮食上避免刺激性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