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开学两周多,杭州“双减”工作进行得如何?
发布时间:2021-09-15   杭州日报

6.托管的学生数量增加,有些学校到了放学时间,校门口会很拥堵,怎么办?

错时放学,就能缓解人员聚集问题。这是很多学校不约而同采取的好措施。

比如在杭师附小,放学时间有多个:下午三点半正常放学一次,下午四点半、五点半、六点,根据托管的选择又有多次。“既满足不同学生、家长的需求,也避免了校门口拥堵问题。”校长俞富根说。

十三中的晚自习也参考小学的做法,三个年级分别是晚上7点50分、8点整、8点15分放学。虽然只有10分钟,但有效分流了来接孩子的家长。

丁兰实验中学特意在校服设计中增设了夜光条,夜光条的图案是学校logo,既美观,晚自习放学回家路上又起到警示的作用。

7.初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晚自习,有些还没考虑好,中间要“进退”行吗?

相比于小学的托管服务,公办初中开晚自习,是一个“新鲜事”。对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没考虑好。报后如果觉得不适应,能退出吗?一开始没报后来想报,可以吗?部分家长关心“进退”问题。

答案是:可以!采访中,十三中、采荷中学等初中的校长都给了明确回答。杭师大东城中学校长宋莉说,对于学生因特殊情况需中途退出课后服务的情况,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会和孩子以及家长及时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帮助分析孩子的现状以及对孩子发展最合适的辅导方式。

但校长们也提到,家长和学生要考虑清楚,一个学期内有一次“进退”的选择,不能反复,来了几天不来了、后来又想来了,或者说一三想来、二四不来。“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本人和本班同学的晚自习,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校长们提醒,请家长根据家庭实际选择,不要盲目跟风。

8.“双减”工作,不是学校一家之事,是不是应该盘活更多社会资源一起参与?

“双减”工作,民生大事,的确需要各方全力配合。“‘双减’文件中明确提到,对于强化学校课后服务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近期,市教育局正会同团市委拟制相关指导意见,以推进青少年宫(活动中心)与中小学校加强合作,实现课程、师资、场地资源共享,推动优势互补,弥补学校课后教育资源短缺。

这样的合作,在杭州已有不少榜样。天长小学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多年。校长楼朝辉说,这种合作,很好地发挥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教育优势,弥补了学校部分资源的不足,找到了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路径。

滨江实验小学同样如此,该校和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滨江分中心就隔了一条马路。“托管时间,我们的学生会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去上课,那里的老师也会到校内来上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校长张翼文介绍说。

滨和小学为丰富课后服务也引进了不少社会资源。校长余化龙说,这些课程学校只收取部分校外教师的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教师团队的压力,为课后服务做了有益补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未来杭州还会发布培训机构白名单,对于白名单上的机构允许进入学校,开展非学科类的各项项目。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记者 王洁 胡鸿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