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图书馆读书15年 84岁的老裘写了三本书
发布时间:2024-04-18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讯 杭州图书馆三楼自习区域的入口,一个摆着“老年人优先”牌子的位置特别显眼。这个座位有一位常客——84岁的裘建强老人,除了中午吃饭和偶尔去书架上找相关书籍,他每天都在这个位置上阅读资料,用纸笔坚持创作他的第三本书。

桌上厚厚的几大摞纸用老式的铸铁夹子夹住,并特意用厚实的广告纸做了封面——这是老裘的手稿,每一张空白纸被仔细折出了一条条宽宽的线,方便整齐书写。

手稿边上摆着《新华字典》和《现代成语字典》,封皮被翻得起了褶皱——老裘说,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有些字会突然一下子“呆”住,想不起来。

桌底下的袋子里,装着老伴做的午餐便当。每天中午,他就在图书馆凑合一下,抓紧时间读书、写作。

他开玩笑地说:“我每天早上9点到杭图,下午4点走,熟悉的工作人员还会和我打招呼,开玩笑地跟我说‘下班了’。”

这样有规律的阅读、写作生活,他已经持续了15年,自费出版了两本书,“第三本书写了4年多,出版社的老师给我提了意见,还在修改。”

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这么热爱阅读和写作?为什么能把这种自律的阅读生活持续这么多年?

他富有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走路时挺拔的身形,坚持自己拿着两大包书稿的体力,或许都是答案。

口述:裘建强 整理:首席记者 张磊

从吴山茶楼到图书馆 阅读让我找到了退休后的新生活

我现在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坐公交车从闸弄口到钱江新城——前几年,因为杭图自习室的人太多,我不愿意和年轻人抢位置,宁愿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去上天竺的佛学分馆看书。那边环境虽然好,但我这两年腿脚不灵活了,又回到了总馆。

老年人嘛,多动动总是好的。前两年我写了一首诗,名字叫《图书馆——老年益智堂》,“全身病态尽可治,不伤脾胃只健体……每天走动不费力,体内生化有动力”。

我是6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那时候国家急需技术人才,我抱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报考大学。

毕业后,受家庭成分的影响,被分配去了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小县城,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从一名专业气象工作者变成了一名老师。教过英语,更多时间是教体育——大学期间,我在运动会上拿过冠军。那边领导说,你是有运动天赋的,体育老师适合你。

1982年我终于调回了杭州,回了故乡,挺高兴也挺迷茫。说我是专业人才吧,但我一天气象监测图也没画过,回到气象系统,我能干啥呢?

因为有外语底子,干了几年信息工作,后来去了浙江省气象学校任职,算是将教育干到底。没过几年,工龄满足了内退的要求,我就申请了退休。

退休后,我每天去吴山上的茶室喝茶看书,享受天然氧吧,前半生的不如意也逐渐冲淡,生活过得简单饱满起来。

时间一长,和茶室里的不少茶客混熟了,他们大多也是退休工人,聚在茶室里就是打麻将。

有一次,刚好“三缺一”,就拉我顶一下。我不太想打,但碍于情面,还是上场了。后来就经常喊我,搞得一本薄薄的《〈周易〉入门》看了大半年都没看完。我想这可不行,这不是我要的阅读环境。

2009年,我和一位老朋友聊起了这件事,感慨地说,吴山的茶室是不能去了,但还能去哪儿看书呢?

他听我这么说,立马给我推荐了杭州图书馆刚刚落成的新馆。他讲的理由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新馆靠近城市阳台,风景好,设备齐全、喝水不要钱、室内气温舒适、图书种类多,最重要的是,从家出发坐公交车就可以直达,方便安全,家人也放心。

我将信将疑地去了一次,果然很好,于是,我开始了和“上班”一样的阅读之路,直到现在。

从看书到写书,我找到了另一种归宿与满足

看书久了,就有了新的目标——写书。2014年,我开始创作第一本书《天地人和》,这是一本用《易经》来讲解气象的书。气象是我的专业,《易经》则是开始阅读后拓展的新领域。

开始容易收尾难,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3年多才写完。这3年里,我每天在图书馆写上六七个小时,因为不会用电脑,10万多字,都是一笔笔写下来的。

我算过,写这本书用了300多支笔芯,稿纸数都数不完——有的是儿子读书时留下的作业本,有的是把复印资料的纸张反过来用,还有的是在图书馆认识的朋友,知道我写书,把馆里废弃的纸张带来送我……

这儿的工作人员真好,他们无私地提供阅读便利,帮忙设计书籍封面、联系印刷和出版单位。馆里认识的年轻人还主动帮我完成书稿的打字录入工作。没有这些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一名退休老师,我是无法完成的,甚至想都不敢想写书这件事。

我的第二本书叫《婚恋宝典》,用传统文化分析“相亲”这件事。那几年,总能时不时地看到小年轻因为恋爱、婚姻轻生、伤人的新闻,各个电视台的相亲节目也红红火火,我想婚恋中的很多问题是不是也可以用《周易》这样的传统文化来解释、指导。

为了写这本书,那两年,我看了全国10多档相亲节目,其中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一期不落地坚持看了两年多。边看边做笔记,那些特别的言论,或者特别的事件,都记下来,结合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来进行诠释解读。

出这两本书,花了将近10万元,老伴念叨,说我浪费钱。我不这么看,这钱花得很值,而且物超所值。书,写出来了就是我的成功,我不期待有多少人买。

阅读和写作让我退休后的人生开启了新的一页——每天步行六七千步,身体得到了运动;写书要思考,动脑筋,促进脑细胞活跃,不会老年痴呆;每天在图书馆里阅读,学习新知识,能改善观念……如果不是阅读写作,退休后的这些年可能也就是每天看电视、打麻将,没味道,长期不运动,身体也会垮掉。

我身边有同龄人总会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我从来不这么觉得。孩子们忙,也不能总来陪我,但我从来没失落过,因为我也有自己在忙的事情啊!

书呀,越读越让人明白,也让人思考。这几年,我一直在读传统文化经典,慢慢读明白了自己从何来,又去往何处,对人生的目的比年轻时有了更清晰和立体的观察。《周易》里是这么说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恩泽和智慧,值得我们一直读下去。

你看桌上的这些书稿,就是我写的第三本书。算是我的自传了,写了好几年,也改了好几年。我写一遍就请专业的老师、年轻的朋友都看一遍,给我提意见,然后再修改、誊抄。最近,我又开始学习怎么在平板电脑上写作,年纪再大也要学点新技能。

写书这件事,累是有点累的,但我还坚持得住,也乐在其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张磊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