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大型展览“热血沃东南——浙江抗战的烽火岁月”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档案馆共同主办,展出反映浙江抗战历程的展品220余件/套,从“烽火初燃救亡图存”“浴血奋战同御外侮”等,到“胜利曙光光复山河”共六个部分,系统讲述浙江抗战的不屈征程。
展览得到了宁波博物院等28家省内外单位支持,是今年反映浙江14年抗战历程的最大规模展览,也是全省各地与抗战主题相关文物的第一次全面集结。展览将持续至12月3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走进展厅,日军曾经用过的防毒面具等器具,静静躺在展柜里,提醒观众以史为镜。1939年周恩来为陆与可题“前途光明”手迹、杜立特行动中B-25轰炸机的残骸、葛烈腾所著杭州版“拉贝日记”《HeavenBelow》、1945年8月《新浙东报》号外等重点展品,让人们重回当年场景。
此外,由茅以升书写的《钱塘回忆录:建桥、炸桥、修桥》和《茅以升回忆录》两份手稿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共同展出。
展览标题“热血沃东南”取自赵一曼烈士在东北战斗期间创作的诗句,“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展览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档案,让观众跟着展览一起回溯历史,感受浙江人民在抗日御侮中体现的伟大精神,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说。
从“千人坑”前纪念碑上的罹难者血泪,到“受降村”见证胜利时刻,从淞沪会战中浙籍将士的浴血奋战,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从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到民众对里斯本丸战俘和杜立特行动人员的无私救援,浙江军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历史贡献,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见证抗战不屈征程和日军罪行的文物史迹。
目前,全省有抗战类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3处,抗战类革命纪念场馆35家,宁波余姚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湖州长兴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金华婺城的台湾义勇队纪念馆暨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等7处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今年以来,在省文物局推动下,浙江实施了一批抗战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文物系统推出抗战主题展览、宣教活动、文物征集、大思政课等共计165项,其中展览共计78个。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