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团圆,收获“风景”!
杭州日报讯 “月亮船”点亮西湖,西溪火柿节、宋城“火人狂欢节”各展魅力,德寿宫上演“日落乐不落”音乐会,武林广场非遗市集热闹非凡,余杭青山艺术生活季、桐庐梅蓉乡村艺术周等相继登场……国庆中秋“双节”同框,杭州通过一场场融合传统与时尚的文旅盛宴,点燃了假日消费热潮。根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的数据,10月1日至8日,杭州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26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全市接待外地游客1498万人次,同比增长8.9%。
强劲的旅游吸引力与假日消费动能,在数据中得到印证:10月2日至5日,杭州日均游客接待量均超过300万人次。其中,10月3日客流攀升至峰值,达373.82万人次;次日客流量也维持在370.54万人次的高位,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2.83%。
即便进入假期后半段,杭州旅游热度依旧不减。10月6日的中秋之夜,“超级月亮”助推杭州“夜经济”,夜游、夜赏、夜消费等业态人气火爆,团圆氛围与夜间魅力交织,推动客流量同比增长57.1%,成为这个假期最美的“夜景”。
赛事,燃动城市活力;演出,汇聚八方人气。“浙BA”城市争霸赛、足球乙级联赛、五人制足球亚洲杯预选赛等高水平赛事轮番上演,马术、垂钓、健康跑等特色活动遍地开花,共同绘就动静皆宜的假日杭州图景;包括《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杭州X秀》《如梦上塘》在内的741场精品演出,吸引观众近55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7800万元,拉动综合消费约5亿元;持续火爆的演唱会,成为跨城引流的“主力军”,10月2日至6日,张杰、蒲熠星等歌手在杭举办的5场演唱会,共吸引超17万观众,其中逾七成为专程前来的外地游客,累计票房超1.3亿元,带动消费近8亿元。
“双节”期间,杭州文旅通过更鲜活与更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探索出一条让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让“网红”效应延续为“长红”发展的有效路径。
围绕金秋城市文旅特色,节前杭州重点推出了“烟火潮集”主题市集、“杭韵养生”中医药体验、“艺尚生活”非遗展览、“科技幻境”AI互动、“三江景行”水乡漫游、“极限酷玩”户外赛事、“菱歌泛夜”夜间演艺等场景(产品),打造了多元产品体系,为市民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金秋之旅。这些新场景带动效应显著,其中“杭州科技旅游十景”表现亮眼,人工智能小镇-梦想小镇、申昊科技工业机器人实验场等开放点位的游客接待量达到11.37万人次;“深秋的富春山居图”乡村线路接待游客57.7万人次,直接带动文旅消费6779万元。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