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人才发展创新单元 六场人才学术产业盛会
杭州日报讯 钱塘潮涌千帆竞,英才汇聚万象新。当前,杭州正以谋划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为抓手,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9月28日,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上,杭州重磅发布首批六个“三位一体 两新融合”人才发展创新单元,并在大会期间同步举办六场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区域实现路径,以全球智慧赋能产才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人才创新单元落地 绘就教科人一体化改革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科技、人才是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的关键要素,其中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杭州发布的首批六个“三位一体 两新融合”人才发展创新单元,包括西湖区“空天信息”创新单元、滨江区“具身智能”创新单元、萧山区“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单元、余杭区“人工智能+”创新单元、临平区“数字时尚”创新单元和钱塘区“生物医药”创新单元。
六大创新单元锚定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破解“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错配、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脱节”两大痛点,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构建起“一单元一特色、一领域一标杆”的发展格局,为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提供“杭州办法”。
钱塘区依托杭州医药港,重点布局核酸药物、合成生物学等四大未来赛道;临平区以艺尚小镇为核心,旨在打通“数字时尚”设计、智造、营销全产业链;余杭区聚焦“人工智能+”的广域应用,构建“1+3+X”未来产业体系;萧山区精准定位“人工智能+医疗”,志在成为该领域的解决方案供给高地;高新区(滨江)锁定“具身智能”这一机器人产业前沿,打造特色小镇和产业生态;西湖区锚定“空天信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绘就“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现实图景。
同时,各创新单元以人才有序流动共享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院校+企业+平台+协会”多方协同、多元联动的创新支撑网络,通过开放真实产业应用场景、举办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提供全链条发展支持等举措,形成共引、共育、共享的人才新生态。
“我们围绕人才‘引育用留’构建具身智能创新单元。”杭州高新区(滨江)互联网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以赛引才”“专家直推”精准引进人才;推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体,联合龙头企业与高校打造具身智能特色专业,养育人才;推出校企“双聘”制度,推广“产业教授”,发挥人才价值;建立“五张清单”资源共享机制,并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发展,让人才扎根。
西湖区则探索“1年校内学习+2年企业实践”的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共建“空天智造科教融合学院”等载体,设立80个硕博联合培养名额,为航空航天领域“量身输送”专业人才。
其他创新单元也纷纷推出特色人才建设举措:钱塘区组建由高校人才与企业高管组成的“导师团”,计划培养一批“懂产业、会研究、出成果”的研究生;余杭区打造硕博联合培养新模式,建立产教融合的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从产业导向的精准布局,到多元协同的机制创新,再到生态化的服务保障,六大创新单元正在形成教科人一体化发展的完整闭环。当人才将实验室的前沿探索与生产一线的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当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产学研之间自由流动,这座创新活力之城的未来,必将更具潜力。
两新融合集智 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一线汇聚
如果说创新单元是人才集聚的“强磁场”,那么六场国际人才学术产业盛会便是产才对接“黄金桥”。
六场交流会紧扣各单元产业方向,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青年人才齐聚,将学术交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融于一体,推动要素向产业一线集聚,让“两新融合”落地生根。
星链全球,航向未来。西湖区云栖小镇,“商业航天”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特邀王建宇、王坚、杨宏等院士、专家共话商业航天领域前沿技术。一批重要创新载体现场揭牌,其中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领衔建设的神舟学院(杭州),将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与航天产业深度融合。
钱塘江畔的“中国数谷”,“人工智能与芯片”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现场,八个“5050”人才项目(均为人工智能与芯片领域)集中签约。中昊芯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龚轶凡讲述了企业在高新区(滨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杭州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萧山区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迎来中英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牛津大学、英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发展与转化、青年与未来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中英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搭建桥梁。
余杭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内,“感传算控”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紧扣智能感知、网络通信、智能计算、智能控制四大赛道,吸引800余名海内外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企业家和投资人参与。现场,仿生界面材料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北航)启用,将引领仿生材料在装备轻量智能化、医疗健康、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
智创潮,AI杭州。临平区艺尚小镇举办“数字时尚”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聚焦数字时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共同探讨产业新趋势、新路径。在数字时尚参访环节,国内十大时尚院校院长、新锐设计师及国际高校代表、知名设计师走进艺尚小镇参观并开展项目对接,促成国内外近300家时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智引新未来,链接新医药。钱塘区举办“生物医药”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展示了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近期创新成果;中外院士、专家围绕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实践、中药全球化、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转化等议题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杭州正以人才发展创新单元与国际人才学术产业盛会为突破,持续优化人才生态。未来,杭州各区县(市)、科创平台将持续开展系列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常态化、场景化的人才对接机制,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海内外人才在杭州实现创新梦想,共同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