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独角戏”变“大合唱” 大运河文博群落串珠成线启新章
发布时间:2025-11-04   杭州日报

昨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内嘉宾云集,大运河博物馆之城联盟(运河文博群落)正式成立。该联盟汇聚了浙江展览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西泠印社美术馆、手工艺活态馆、王星记扇博物馆等26家大运河畔拱墅辖区内的文博场馆,以运河味、专业味、学术味“三味融合”,推动文化资源高效配置与价值转化,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注入新活力。

从纵览千里运河波澜史诗的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到金石书画铸风骨的西泠印社美术馆;从可观可感可体验的手工艺活态馆,到复刻千年木版水印技艺的浙江十竹斋版画博物馆,拱墅区坐拥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遗产河段,文博场馆资源密集,形成了辨识度极高的运河畔文博群落。如何让这些散落的场馆串珠成线?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每个文博场馆都有独特价值,无论大小,都可以绽放美丽、做成精品。”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金成武表示,联盟将依托轮值平台,定期组织走访交流、联席会议,推动场馆“把运河味做浓、专业味做强、学术味做深”,成为运河文化带的响亮名片。

活动现场表决通过了联盟章程,并发布倡议书。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莉莉指出,联盟的成立是对千年运河的致敬,更是对“十五五”期间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希望每个馆的独角戏、小声音,汇聚成文博系统的大互动、大合唱。”

这一理念得到成员单位积极响应。浙江展览馆副馆长陈璐表示,联盟将“大手牵小手,大馆带小馆”,共同打造运河沿线文化会客厅。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黄辉则评价,联盟“破界融合”的理念令人振奋,推动博物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文博场馆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成立仪式后,首期“破圈·共生——博物馆的无限可能”思享汇同步举行。浙江省十佳志愿讲解员董臻分享了以展览串联城市主题研学的实践;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夏菡萏推介了特色研学项目《运河十二时辰 运河十二人生》;浙江华云文化集团副总经理陈思则从内容视角探讨了在地文化的文创开发路径。

运河文博群落的携手,不仅是场馆资源的整合,更是文化能量的释放。随着藏品走出库房、展览融入生活、文化走近大众,运河畔的文博场馆正成为读懂历史、观照城市的窗口。联盟未来活动也已排定:2026年将举办《漕痕寻考——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点视觉图录》摄影巡回展,系统呈现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点的文化基因;定期开展思享汇,邀请文创、文旅、教育等领域代表,共探博物馆在文创开发、研学活动等方向的创新突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如艳 拱墅微融圈 唐颖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