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钱江三桥断流施工后 跨江通勤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大考”
发布时间:2025-11-25   都市快报

昨天,是钱江三桥断流施工后的首个工作日,杭州迎来了跨江通勤高峰的首个“大考”。

从早上7点起,杭州交警全力做好早高峰交通疏导,重点加强“三线三隧”(秋石高架、机场公路、复兴大桥和望江、博奥、庆春隧道)以及地面道路堵点节点的疏导管理。

截至9点,钱江三桥断流影响核心区最高延误较断流前上升2.4%。“一桥三隧”(复兴大桥和望江、博奥、庆春隧道)过江流量增加明显,总交通量环比上升7.5%,其中博奥、庆春、望江隧道以及复兴大桥流量分别环比上升39.4%、8.7%、1.9%、2.1%。城区整体路网运行平稳、交通秩序有序,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拥堵。

时代高架上排队去复兴大桥的车辆

三桥断流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 孩子上学迟到了

昨天上午7点05分,姜女士如往常一样,选择庆春隧道准备从江南岸过江送孩子去上学。“我提前试过,虽然车流增加,但我们出门比较早,速度还是可以的。”

7点10分,姜女士开车到市心北路庆春隧道入口处,发现堵车了。进隧道的车排起了队,行驶缓慢。这让姜女士有点焦虑。

7点24分,姜女士进入隧道,发现是隧道内有事故发生导致了堵车。“看到交警在飞奔处理事故,事故车也被拖车拖走了。”

过了事故点,一路顺畅。但因为这一段堵车,孩子上学迟到了,“明天要再早点出门了”。

昨天的早高峰也似乎来得比以往早一点。上午7点半,望江隧道车流量开始增加,复兴大桥南向北已经排起了队,排到了时代高架附近,北向南倒是比较顺畅。

8点,庆春隧道南向北也发生了交通事故。望江隧道显示封路。

8点17分,望江路望江隧道入口处可以通行。但望江路口有4位交警实时指挥,如果流量过大或者堵车队伍过长,会把路面车辆暂时拦下。

从8点17分进入隧道,到8点27分驶出隧道,总用时约10分钟。这个时长,不少过江车主表示可以接受。

“不过今天望江隧道时不时封路,导航没有即时显示。我7点45分在望江隧道那边排队等了40分钟。”市民单先生说,“导航对于封路提示还是有滞后,造成拥堵,希望能改进。”

8点半后,从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看到,过江流量开始回落。

博奥隧道内堵车

小事故、交通意外较多

加塞等不文明行车也加剧了拥堵

8点50分,记者开车从滨盛路口进入博奥隧道。入口处一片顺畅,但进入隧道后就堵车了,隧道内的喇叭播报前方有事故。

9点驶出博奥隧道。继续向前没多久,在解放东路富春路路口又看到了抛锚停靠在一边的车辆。

早高峰体验下来,记者遇到各类事故还是比较多的。市民中心出口、博奥隧道出口、钱江路解放东路路口都有车辆抛锚,钱江路上还发生了追尾。这也是造成昨天各条路拥堵的原因之一。

“交警处理事故还是蛮快的。”家住南星桥的陈先生,刚从望江隧道出来,就在钱江路路口左转弯车道发生了碰擦事故,“事故1分钟就处理好了,很快就离开了事故现场”。

从记者体验来看,很多人开车加塞也加剧了道路拥堵。路上遇到不少不文明行车,例如钱江路上多次机动车借道非机动车道,之后加塞,还有随意变道、隧道内慢速行驶等情况。

杭州交警对此也特别提醒,希望大家驾车时遵守交通法规,不随意变道、不加塞、不玩手机,避免分心驾驶,提升通行效率,文明礼让行车。

行车途中若发生轻微交通事故,请第一时间报警,在拍照后快速撤离至不影响交通的位置,公安交管部门将以最快速度响应处置。

地铁江陵路站的换乘客流

选择地铁过江 整体顺畅又方便

杭州地铁方面,从昨天7点半开始,1号线、2号线、5号线客流开始增加。

7点38分,记者在武林广场站坐上1号线。车上人比较多,但不是很拥挤。8点左右,到达地铁1号线江陵路站,一下子有近半乘客下车,车厢内顿时空了不少。

而在江陵路站从1号线换乘6号线时,客流量较大。

从站台显示屏可以看到,1号线在早高峰期间几乎1分钟一列,不论什么时候到达车站都能很快坐上车,车站内客流疏散速度很快。

在2号线钱江路站,早高峰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列车到达。

“从钱江路到钱江世纪城,两三分钟就到了,8点钟车厢内人也不算非常拥挤。”乘客黄先生说,早高峰地铁2号线客流量比较大,最近班次加密后,车厢里明显空了。

11月18日起,2号线早高峰朝阳往良渚方向平均行车间隔由2分50秒缩短到2分35秒,运能提升约10%。

看似只缩短了15秒,但因线路本身已非常繁忙,这一调整意味着每小时能多开出2列车,多运送近3000名乘客,有效补充了过江运力。

“我以前都是坐96路公交车,过三桥到市民中心上班。现在三桥断流,我怕隧道会堵车,就想着坐地铁试试。”钟女士说,“我在星民路坐6号线

到奥体换7号线过江,速度很快,人不多也不堵,我还有座位。不到25分钟,已经从家里到单位了。”

钟女士说,第一天的地铁体验非常完美,今后也会选择地铁出行。

杭州公交方面,昨天共有169辆5分钟接驳巴士投入运营,打通地铁过江最后一公里。截至昨晚6点,169辆车共运送了33000人次,客流增长4%。

特别是市北、民心路周边的接驳巴士,客流增加19%,显然很多市民放弃了开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在总管塘、清江路附近的夕照、莫邪塘板块,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沿线多了3%-15%的客流,特别是84路,客流增加了9%。

杭州能考虑到我们这些人的需求

让人心里挺暖的

钱江三桥断流对谁影响最大?

杭州资深交通规划专家陈老师表示,那肯定是骑非机动车出行的务工人员。

“渡轮原本是一个很好的过江补充通道,但如果来体验的人太多,占据了这条通道,会给务工人员带来一定影响。”

早晨7点35分,记者骑车抵达城市阳台渡口时,前一班渡轮刚刚离岸。不过,无需久等。“对岸的船已经开过来了,7点50分准时发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此时等候的队伍并不长,即便临近开船时间赶到,也能顺利上船。

7点50分这班船上共搭载了17辆非机动车,其中14辆为电动车,有辆电动车格外引人注意——车上放着水泥铲、冲击钻等工具。

车主陈师傅是装修工人,由于携带工具无法乘坐地铁,轮渡成了他出行的“刚需”。

“杭州能考虑到我们这些人的需求,让人心里挺暖的。我之后会首选轮渡,其次是复兴大桥二层过江。”陈师傅说。

在过江渡轮上还有一位美团外卖小哥。“我刚好经过渡轮,发现可以上船,就上来了,15分钟过江能够接受。我这单是到奥体中心的,非常顺。”外卖员小刘说,现在外卖平台对于跨江外卖单子给了更多的时间和运费,坐渡轮还能休息一小会儿。“不过坐渡轮主要看运气,我们还是首选复兴大桥。”

小刘说,这几天跨江外卖不多,但绕行都很顺畅,也没有超时,“感觉没啥影响”。

9点15分,记者来到复兴大桥二层,看到钱江路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骑车的人已经多起来了。

“这里非机动车通勤的高峰期大约在8点,非机动车一直排到钱江路泰安路路口。”9点50分,正在回收路面隔离雪糕筒的交警说,“早高峰终于要结束了。”

首选公共交通出行

开车出发前先看导航

整个早高峰体验下来,记者最直观感受是,路面上“交警含量很高”,一路开车,每一个路口都有三四位以上的交警在疏导交通。

8点左右的复兴大桥(一、二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行均较为顺畅;

博奥隧道和望江隧道车流增长明显但通行有序;

过江地铁换乘客流较大,但车厢内基本不拥挤;

钱塘江轮渡适合不赶时间的非机动车骑行者。

眼下正处于钱江三桥断流初期,杭城的交通状况仍存在较大变化。交通部门建议广大市民,提早做好出行计划,首选公共交通出行,开车出发前使用导航查看道路拥堵情况,提前规避拥堵路段。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字 记者 岳雁 摄影 记者 岳雁 林叶杨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