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上善若水——访杭州市政协委员熊丽
发布时间:2014-09-23   








政协履职,以电波为民情线

“你好,我是你们的一位听众。我在萧山一家钢管配件厂工作,厂内从事电焊作业的工人多数都没有进行过职业健康检查,我们多次向厂领导反映都没有回应……”2012年,一位疑似患上职业病的工人因投诉无门,打进热线向FM89杭州之声求援。

经过后期调查,熊丽发现,类似的投诉信息在市总工会已屡见不鲜。她了解到,《职业病防治法》新修订后,职业卫生监督职能从卫生部门划转到安监部门,卫生部门失去执法权,而省安监至今没有接收职业卫生监督职能,因此杭州安监也因“上下对口”未予接收。

监管主体的断层缺位,使前期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过程中的职业健康检查等各个环节脱离监管。即使负有责任意识的企业想依法履行前期申报等手续,也不知该向哪个部门申报。部分企业则有恃无恐,忽视职业病危害的存在,不履行职业病告知义务,不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劳动者体检,劳动者发生健康损害时,立即辞退或中止与劳动者的劳务合同,这严重损害到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然而,对于这类求援,媒体的帮助始终有限,怎样进一步引起政府关注?熊丽想到了政协提案。2013年1月,结合此前调查,熊丽撰写了《杭州职业病防治监管空白亟需重视》提案,建议尽快出台过渡方案,协调杭州市安监、卫生部门成立联合执法工作组,受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开展执法工作。同时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细则,促使省级安监部门尽快接收职业病防治的监管职责。

像这样将本职工作和政协履职完美融合的例子还有很多,熊丽说:“其实,媒体和人民政协有一个共同点,即聆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架起政府和老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的确,作为连任两届的政协委员,熊丽借助电台媒体优势,通过电波收集民意、传达民意,先后提交了《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 加强杭州高温下的劳动保护工作》、《关于在杭州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议》、《关于尽快出台杭州市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回购细则的建议》等提案,其中不少已得到立法保障和贯彻实施。

除了提案保质保量外,熊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努力挤出时间,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各项履职活动。她说,在其位谋其职,既然成为一名政协委员,那就要履行好委员的职责。





 

来源:    作者:卢新晓    编辑:倪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