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通信发展史
从纵横制电话交换机到程控数字交换机,从通信电缆传输到光缆传输,从BP机到“大哥大”,再到GSM、WCDMA、FDD-LTE,赵才苗说,自己的从业史俨然一部中国现代通信发展简史。
1983年,上海开通了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虽然是单向的接收器,但它还是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在八十年代初无线寻呼网络逐步发展的同时,赵才苗于1985年考入了被誉为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北京邮电大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无线电通信专业,“这是兴趣使然,以至于工作25年来我一直从事的是通信行业,未曾离开过。”赵才苗仍旧保持着对通信行业的热忱和激情。
1989年,刚毕业的赵才苗进入了浙江邮电工程局第一工程部工作,他满怀憧憬:“检验自己大学四年真才实学的时候到了。”作为一名工程师,他认真钻研通信建设和维护问题,这为他以后的事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就在这一年,刚参加工作的赵才苗就负责建设了浙江省杭甬温微波数字工程。1991年,BP机逐步走向顶峰,杭州通信设备厂创新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技术,率先开始生产手提式电话“大哥大”。当时,赵才苗负责浙江省第一个AMPS蜂窝系统的开通调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他终于在机房拨通了“大哥大”,“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很有意义,我真的很激动。”赵才苗回忆道。此后,赵才苗在浙江省邮电管理局负责通信项目管理,一做就近十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