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络文学守望者
——记市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
发布时间:2014-11-05   

创新求变

约夏烈采访的那个下午,打了数通电话也没联系上。他的助理告诉我,夏老师正在和学校文化创意专业的一批师生开会。傍晚时分,夏烈回电,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动漫和影视改编下一步的产业项目进行了研讨、展望和布局。据说,这是夏烈的一种特殊的工作方式:把文化产业项目引进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当中。先广泛听取年轻人五花八门的创意,然后阐述可行性、梳理工作思路、落实项目进度。夏烈说,他要历练年轻师生在产业中的应用能力,把学术思想、创造力化为实实在在的操作性和执行力。

夏烈的工作日程忙碌而充实,九月中旬,他自费去美国半个月,出席文化活动并参观博物馆和创意设计中心。他说这不光是带回国外的创意信息和动态,更意在为自己酝酿撰写的“创意学”书籍寻找灵感并积累题材……

翻开夏烈的履历,看到的是多重身份。他现在担任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夏烈既是作家、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出版人、策划人——在网络文学、畅销书出版、动漫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产品。他的文学评论著作《现代中的传统诉求》、《裂变与交互:当下文艺生态的直观与反思》等深刻剖析文学现状;他撰写的文艺评论与文化研究类书籍《无法独活:致喂大的一代》、《一个人奋斗:独活,与无法独活》等展现了独特的视角;由他任策划人之一的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修订典藏版),获得了12万套72万册的销售佳绩……夏烈在不同身份和领域间游刃有余地转换、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得益于他的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热情、在事业追求中的创新和奋进。

正是基于独立思想基础上的创新求变,给了夏烈以开放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回顾当年,网络文学兴起之初,夏烈以一个文学评论家的敏锐看到了它的发展前景,他开始关注类型文学写作,并发掘培养网络文学作家。如今在网络文学界很有影响的南派三叔、沧月、流潋紫和曹三公子等,夏烈都给予过特殊的关注,并怀着极大的热情向文学界推荐。那时候他还担任盛大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与这些作者有近距离接触。

夏烈不仅仅驰骋在网络文学这一领域,他还是一位成功的出版人,策划出版了多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书籍。2012年,他联合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主编了一套“锐角书系”,集合了颜歌、丁天、徐则臣、金仁顺等青年作家的优秀散文集,让人关注到传统文坛小说家们的散文创作。

 
地下书库
来源:    作者:周静    编辑:倪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