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龙岗镇:在菜地里为“浙西雪乡”高山蔬菜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8   临安政协

近日,龙岗镇举办“民生议事堂·‘浙西雪乡’蔬菜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活动,邀请区政协、相关部门、运营单位、村干部代表进行面对面协商交流。区政协副主席张敏,政协机关党组成员、提案委员会主任周忠辉,区农业农村局、新锦集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

会前,张敏副主席一行走进高山蔬菜生态园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浙西雪乡”蔬菜地建设和运营情况。

会上,龙岗镇副镇长蔡铃潇汇报了“浙西雪乡”高山蔬菜标准地建设情况,运营企业代表介绍了蔬菜地运营情况、存在难点及下一步打算。政协委员、部门单位、村干部作交流发言,围绕高山蔬菜种植、营销、宣传等方面建言献策。

村干部代表

蔬菜标准地项目为偏远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如玉山村、国石村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既盘活闲置土地,又为村民提供稳定收入。希望项目能够长期运营,继续为村民提供务工机会,期待各方合力推动产业稳定发展。

政协委员

作为深耕高山蔬菜数十年的从业者,对产业有深厚情怀,也面临现实挑战。高山蔬菜口感品质上乘,深受江浙沪市场欢迎,产量常年供不应求,但存在机械化程度低、成本较高,运营压力大等现实困难。希望国企发挥资源与规模优势,带动民企共同发展,抱团取暖,共享政策与渠道资源。

政协委员

要加强农旅融合,依托浙西天路户外圈打造,延伸“采摘+消费”链条,激活本地消费;要精准对接市场,以上海等大城市为目标,策划“家庭采摘游”“农宿体验”等活动,通过口碑传播扩大影响力;要注重品牌联动,借鉴早期村书记赴上海推销的经验,强化与大城市批发商、消费者对接,突出新鲜、品质等优势。

运营商代表

要不断优化渠道,对接文旅销售主体;细化分级销售,控制运营成本;做好长远规划,积累优质客户,逐步实现品牌与效益双提升;努力做到担负社会责任与企业健康发展的平衡,实现最优性价比。

新锦公司代表

雪丰农业作为新成立的主体,需要时间适应农业产业特性,探索最合适的运营模式。下一步将依托资金优势,联动民企资源,逐步完善渠道与品牌建设,兼顾社会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局

国资介入农业是模式创新,需以“试验基地”为起点,探索可复制经验;推广实用新技术,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蔬菜标准地项目,核心是形成“市场体系”,而非单一企业运作,通过规模化、品质化建设品牌,通过供销对接联动盒马等渠道,推动“天目山宝”等区域品牌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做大做强。

龙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彬介绍当前龙岗镇的高山蔬菜产业呈现三个“有”的特点:一是有基础。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蔬菜进城”,到如今的品牌化运营,高山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一定根基。不仅有效带动了西部乡镇村集体增收,也解决了周边农户“家门口”就业。二是有发展。2022年蔬菜标准地改革项目启动以来,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转型,今后有望依托大项目、大投入实现产业跨越式提升。三是有前景。高山蔬菜的品牌价值、附加值与稀缺性显著,发展潜力大,在国资支撑、农业局支持、专业团队运营及镇村全力保障下,发展未来可期。

区政协副主席张敏充分肯定“浙西雪乡”高山蔬菜标准地建设成效,她指出,此次活动在“田间地头”协商,多层级多主体参与,做到了有成效、有见地、有共鸣。针对下一步产业发展,她希望:要树品牌,加强区级统筹协调,充分借鉴“天目山宝”成功经验,发挥既有优势形成合力,避免企业“单打独斗”。要多策划,做好农文旅体融合,实现各方产业联动,充分发挥资源整体的策划作用,扩大品牌影响力。要重整合,国企平台与家庭农场二者需求不同、定位各异,应共生共存,实现错位发展,做到精准施策。要强支撑,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保障,深化“国资平台+村集体+农户+运营主体”合作模式,为其他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来源:临安政协    作者:临安区龙岗发布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