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育”见未来,共话成长 余杭区政协召开首场提案督办协商会
发布时间:2025-08-28   余杭政协

8月26日,区政协召开“育见未来”教育专题提案督办协商会。作为2025年度首场提案督办面商会,“育见未来”专题汇集了9个主协办部门负责同志与12名提案委员面对面协商,围绕年度教育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同堂议事、共商良策。区政协副主席傅丽华,区政协提案委、文史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主办单位区教育局汇报了22件领办提案办理进展情况,并就全区教育工作总体进展向委员们作了汇报。下一步,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部门协同,深化办理实效,持续跟踪督办,推动提案成果真正落地见效。同时,也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成效,全力推动余杭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跃升,为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支持。

委员们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怀体系深化、传统文化与特色课程融合、资源均衡与特殊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与拔尖人才培养及科技赋能与治理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张宇挺:建议在注重培养高学历人才的同时,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锻炼,增加各类特色课程,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让教育更具活力、更加美好。

团区委界别活动组:进一步推进在家门口上好学,尽快明确教育招生相关政策,并重点关注相关舆情,提前做好应对预案;要尽快打造一所代表性的一流高中,让优秀的孩子留下来,形成区内生源的良性循环。

俞美玲:要进一步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拓展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分阶段、有侧重的从中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启蒙和探索,帮助孩子提早做好规划和发展。

吕航:要充分利用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做好结合文章,进一步增强孩子对余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同,培养教育氛围、提高教育质量,为余杭发展提供教育保障。

俞珺:要持续增强教育紧迫感,加强区域统筹联动,形成合力,集区域资源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努力把余杭的优秀生源留在余杭,要让百姓信任余杭教育;探索结果导向,让关联学校共享成果,为余杭教育高品质发展开创新局面。

裘涵:建议从强化统筹引领、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师资能力等三个维度推进余杭融合教育深化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协同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教育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张建群:要进一步关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人工智能大发展,探索构建AI心理监测预警体系,搭建职能监测平台,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对青少年心理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同时强化AI赋能师资与家校协同,努力实现青少年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徐静莉:建议进一步加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体育职业教育与体育小镇建设、非遗文化传承等深度融合,夯实体育职业教育基础,推动余杭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董宇宸:建议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组建过渡性特殊教育中心,解决当前迫切需求;推行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教资源教室”,逐步建立“随班就读+特教支持”的融合教育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协同推进标准化特殊学校建设,进一步增加社会福祉。

谷琦:要传统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手抓,形成更完善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关注企业人才需求,定向培养企业人才;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如何提前发现,提前干预,帮助青少年正视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方鹏: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家校社协同,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心关注;探索建立拒学问题的多层次、阶梯式预防干预方式,建立合法合规引入校外心理资源的制度和资质认证体系,以补充阶梯式干预的资源。通过加快社会力量融合,降低青少年因心理行为异常的拒学。

傅丽华表示,本场协商会是今年政协238件提案中的首场提案面商督办会,充分凝聚了各位委员的心血和智慧,开出了政协新样子。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形成了一种共识,掀起了这次面商的一个新的高潮。

针对下一步工作,她提出3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开门办案,把这个协商要贯穿提案办理的全过程,持续委员加强联系沟通,虚心的听取委员意见,共同的探讨解决问题路径和方法。二是要着力推动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在应用转化上要下功夫,要将提案办理和本部门本领域的一些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提案建议的综合分析,实现办好一件提案、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个领域工作、产生一个倍增效应。三是要凝聚更大的社会共识,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要通过高质量提案办理,让委员共同关注余杭教育、宣传余杭教育,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余杭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