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第25轮一场比赛中,广西队外援阿萨莫阿在背身护球时被对方球员撞倒,头部猛烈撞击场边LED屏幕,导致头部和颈部严重受伤。救护车立即入场将其紧急送医救治。由于颈椎多处骨折,阿萨莫阿一度被诊断存在高位截瘫风险,所幸目前他已顺利完成手术,身体状况平稳。
此事一度在网上引发不小争议,不少球迷质疑涉事球员存在“恶意犯规”行为。赛后,阿萨莫阿所在的广西平果足球俱乐部也向中国足协和中足联发起了书面申诉。但中国足协裁判评议组认为,此次犯规“属于鲁莽犯规的程度,尚未达到严重犯规或暴力行为的程度”,阿萨莫阿受伤有意外成分。
抛开球员犯规与比赛判罚的争论不谈,一些细心的球迷又将目光转移到赛场相关设施的安全性上。此次事故中,间接导致球员受伤的赛场广告牌,就遭到了不少球迷吐槽。有人在网上发帖称,如今赛场的广告牌“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近、越来越硬”,运动员撞上去“跟撞墙也差不多”。
尽管中国足协和中足联也在赛后透露,本场比赛场外LED广告展示设备摆放的位置以及其与比赛场地边线间的距离,符合足球赛事的国际标准以及中甲联赛有关规程要求。但从比赛视频来看,撞击发生时,这块屏幕没有倒伏、形变、破损,甚至都没影响正常显示,更别说对球员有缓冲保护作用。这起事故也暴露出,现有安全标准或许只规定了广告牌的“静态位置”,却忽视了对球员碰撞时的“动态保护性能”。
运动员撞上广告牌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能因此心存侥幸。众所周知,运动员在场上拼搏时,往往是专注到“忘我”、奋不顾身的,而作为他们的后盾,各类赛事组织者们理应为运动员设想得更周全些。例如,在英超等世界顶级联赛中,已有成熟应用的柔性LED广告牌,其材质能有效吸收冲击力;此外,在赛事转播中广泛应用的“数字虚拟广告”技术,更能从根本上将广告与赛场隔离开来,既保障赞助商利益,又保障运动员安全。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此次意外,无疑给各类赛事主办方敲响了警钟。体育需要商业支撑,但要建立在球员安全的前提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守好安全管理红线;赛事要办得红红火火,不妨把设施布置得更“柔性”些,把保障做得更“硬核”些,别让赛场广告成为安全“硬伤”。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