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小升初没有摇上心仪的民办学校 杭州男孩变得厌学、孤僻
发布时间:2021-10-11   都市快报

“我好后悔,我们把他保护得太好了”

是青春期叛逆 是矫情还是作?

都市快报报道 或许很多人会问,青少年群体,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不用面对社会的压力,为什么也开始抑郁了?或许很多人会说,小孩子嘛,青春期闹点情绪,没关系的。

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奕權对此颇有感慨,精神疾病不像肉体的病痛,它不易被察觉,尤其对于孩子,会被家长认为是叛逆、做作、矫情等青春期问题,错误的认知就会导向错误的方向。

昨天,快报采访了两位家长,从他们袒露的心声里,或许我们都能找到一些启发。

1 小升初没有摇上心仪的民办学校

男孩开始郁郁寡欢、厌学、孤僻

“我好后悔,我们把他保护得太好了”

“儿子今年病情稳定了很多,我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自己的情绪也有好转了。”黄女士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还是微微颤抖,听得出,她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子小西,是全家人手心里的宝。从小在大家的呵护中长大,幼儿园,上当地最好的,小学,还是当地最好的。小西也蛮争气,小学时,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前五。

小学四五年级时,小西好几次回家跟妈妈哭诉:“学校有同学欺负我。”虽然小西妈妈那时也跟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但她始终觉得是小孩子小打小闹,没太往心里去,听得烦了,就跟小西说“你不要理他们就好了,你管好自己的学习。”事实上,这样的“欺负”困扰了小西一年多。

2020年,小西面临小升初,当时,以小西的成绩,当地最优秀的民办初中,他妥妥能进。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学校老师,营造的氛围,仿佛小西已经是那所民办初中的学生了。

然而,小升初一个多月前,因为政策调整,民办初中改为摇号了,成绩优异的小西,却没有如愿摇进那所学校。而他身边的好几个好朋友,却都顺利摇到了名额。

得知结果的小西崩溃了,小西妈妈也崩溃了,全家人陷入丧丧的情绪中。

摇号后紧接而来的暑假,小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拒绝出门,也不和曾经的好伙伴玩,他心里有疙瘩,他们都摇到了好学校,就他没有,他接受不了。

爸爸妈妈从来不吝啬对小西物质上的满足。看儿子痛苦,爸爸心疼,给小西买了个手机,这个不合时宜的举动,给往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拿到手机的小西,开始深深陷入网络世界,打游戏,刷网页,他把自己封闭在网络世界,不和其他人有任何交流。

而在那时,一场冲突爆发。那所民办学校摇号失败后,小西想进一所私立学校,但父母认为,小西的性格不适合私立寄宿学校,他们给他安排了全市第二好的公办学校,有最好的老师教他。这次不愉快的沟通,小西开始抗拒父母。

开学后,虽然进入了父母指定的公办初中,但小西整个人的状态不对了,经常晚上熬夜玩手机,白天睡懒觉,三天两头请假不去学校。有好几次,因为手机问题,小西和妈妈发生冲突,母子俩都狠狠把手机摔在地上。

开学后一段时间,小西每晚不睡觉,锁上门在房间里摔东西,父母管管他,他甚至说“不想活了”。

在小西自己的要求下,父母带他去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做了量表,开始的诊断是网络成瘾,而每次治疗,医生说得最多的就是手机少玩,这让小西非常抗拒,治疗了两三次后,他拒绝再去医院。

爸爸妈妈也始终认为是手机害了小西,他们穷尽办法,让小西尽量远离手机,小西上学时,手机交给班主任管理,每周五放学才能拿回手机。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让小西的情绪好转。这期间,小西整个人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人发蔫,没精打采,眼神空洞,不爱搭理人。

看到原来聪慧可爱的孩子,变得像个“废人”,小西妈妈心如刀割。小西整晚不睡觉,她也整晚失眠,心里全是绝望和无助。

去年10月,多方打听,妈妈带着小西赴外地就诊,这一次,小西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加焦虑,开始服药治疗,早上一颗、晚上半颗,到现在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小西妈妈来说,就像坐过山车,跟着孩子的情绪起伏。不管是自己的面子还是孩子的面子,孩子生病这件事,无人能说。最难的时候,她曾想过和儿子一起放弃算了。

儿子患病后,小西妈妈把最差的脾气全都发泄在了小西爸爸身上,而原来脾气暴躁的爸爸,反而因为儿子生病,变得有耐心了。

小西妈妈说,回过头来想,是他们一路把孩子照顾得太好,孩子从小养在家里,不爱运动,也不做任何家务,没有受到一点挫折。

从完全不了解抑郁症,到现在天天查找抑郁症的相关资料,小西妈妈正在慢慢了解这个疾病,也对于儿子“无缘无故”的坏情绪有了更多理解,那是因为儿子生病了,儿子内心一定也很痛苦。

今年暑假,小西状态好了很多,晚上准时睡觉,白天也愿意出去运动,也没有不愿上学的念头。

对于小西妈妈来说,孩子能正常和他们交流,能早上高高兴兴去学校,下午开开心心接回来,这一天就过得很值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张煜锌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