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小升初没有摇上心仪的民办学校 杭州男孩变得厌学、孤僻
发布时间:2021-10-11   都市快报

2 好胜心太强觉得自己不如人

这个学霸女生两度陷入抑郁

“她说她明年要去国外留学,我担心她在异国他乡容易孤独,抑郁症可能又要发作,但我怕如果反对她去,她更会不开心。”说起女儿小祝,小祝妈妈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小祝家在浙江,现在外省的一所985大学读大四。这个时候,身边的同学纷纷开始准备毕业后的出路,考研、找工作、考公、出国等等。上个月,小祝郑重其事地和父母说了自己想要出国继续读书的想法,她觉得这些年身边的环境令她压抑,想要换个环境试试。妈妈和爸爸委婉地提出对国外疫情的忧虑,但小祝却说,身边好多同学选择出国的,朋友圈里晒的国外生活挺充实的。听了这个回答,话到嘴边的爸妈只能把担心咽回了肚子。

小祝从小是个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差,虽然爸妈对她从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她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幼儿园的时候背儿歌她就要争第一名。中考前,她夜夜挑灯奋战,实在没办法,妈妈把家里的电闸拉了,她才去睡觉。

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后,小祝的排名开始断崖式下滑,自信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而彼时,小祝的堂哥和堂姐一个考入国内前十的大学,一个被美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本科录取,这令小祝的心理压力更大了。

“那段时间她饭吃得很少,说是晚上常睡不着觉,老师跟我说了好几次,她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小祝妈妈回忆,那时候他们根本没往抑郁症方向想,以为是后勤保障工作做怠慢了,再加上孩子学业压力比较大。“我们只能开导开导她,跟她说学习好差不重要,爸爸妈妈不会跟别人比的,只要她开开心心就好。”

就在高二刚开学没多久,小祝做了自伤的“傻事”。那天是周五,妈妈下班后买了菜回到家,叫了几声女儿没回应,还以为她没放学,没想到上厕所时推开门,看到了躺在浴缸里的女儿 。妈妈几乎瘫在地上,大脑一片空白,扶着马桶,浑身发抖。片刻后才清醒的她,拿起电话,拨打了120和小祝爸爸的电话。

“我只记得那天我一直在哭,我恨啊,悔啊,为什么我们没早点发现,为什么我们都没有当回事。”

医生告诉小祝妈妈,根据评估和检查结果,小祝的抑郁症已经是重度。此后小祝休学了一年,在相对积极的治疗下,一年后重返学校。文理分科之后,小祝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文科,成绩比高一时好了很多,她整个人也开朗起来,又像个正常人一样了。

小祝的高考成绩还不错,去了外省的一所985院校。可能大一的课程比较简单,小祝的情绪控制还不错。到了大二,专业课多了起来,各种论文、展示、实践,小祝忙得焦头烂额。渐渐地她突然发现,哪怕自己图书馆泡得再多,学习再努力,也比不过班上的一些“学神”,他们只要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作业,拿到高分。小祝陷入深深的自卑,节假日也不回家,就一个人闷在寝室里,发呆、打游戏、吃东西。

大二过年回家时,妈妈发现,原本百来斤的女儿,看上去胖了至少20斤。过年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她也提不起兴趣,而以前女儿可是个球鞋迷,上什么新款她都要第一时间去排队买。

一天,小祝偶然跟妈妈说,“难过、郁闷的时候,会疯狂地吃东西。”这次妈妈提高了警觉,寒假里连忙带着女儿前往精神门诊。果然,医生说,女儿的抑郁症有复发迹象,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寒假结束女儿去上学了,妈妈每天都会视频监督女儿服药,并且每个月都会坐动车去接女儿回老家,进行定期复查和心理咨询。终于,在妈妈坚持不懈地陪伴下,小祝的精神情况慢慢好转,到了暑假时已恢复得不错。

如今,风平浪静的两年过去了,小祝却提出了要出国的想法,妈妈焦虑万分,“我们在身边,还能观察她的状态,你说要是在国外,她的心理又承受不住,谁去管她,出了点事可怎么办呢?”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张煜锌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