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逐梦“中国数谷” 解码高新区(滨江)的“数据”雄心
发布时间:2023-03-02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讯 抢占风口迎风来。上周五,高新区(滨江)“满载”数据“滨”团,顺势奔向数据产业新蓝海。

在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暨“中国数谷”建设推进大会上,《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打造“中国数谷”总体方案》出炉,这也意味着,“中国数谷”揭开了神秘面纱,“国际滨”正式开启了新赛道上的产业“春耕”。

“像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重视数据产业”

国家产业政策历来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用观察者的视角回到2010年,国家首次发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政策,随着国家和地方性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全产业链迎来春天,在“新风口”下,这些年,高新区(滨江)也诞生了零跑、福瑞泰克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定义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要素。在数据经济时代,人们出行、生活、工作等活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与工厂的厂房、设备、用地等“存量资产”不同,数据作为潜在的“资产”,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去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等一系列与数据相关的政策出台或施行,也契合了“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对数据基础制度构建的迫切性。

高新区(滨江)在国家频频出台政策的“风口”上,看到了机遇。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说,“像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重视数据产业”,以拼抢的姿态,把政策红利转变为高新区(滨江)的发展实力。

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数据产业新机遇,各地已经有了不少积极探索。比如广东、江苏等地率先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圳、上海等地也纷纷出台了数据条例。

早在2021年,高新区(滨江)在数据要素领域已经开始“首创”。当年9月,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资产,通过杭州高新融资担保公司增信,获得银行授信100万元,这也是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案例,为探索解决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提供了先行经验。

此外,该区还启动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项目,推动数据“知产”变“资产”,目前已有6家企业获得融资2200万元。

在浙江自贸区滨江片区建设过程中,该区落地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拥有数字服务、数字文化、知识产权、中医药等多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成立了全省首个“数据安全实验室”等。

随着“中国数谷”建设正式启动,高新区(滨江)也提出,力争通过3-5年努力,全面激活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潜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集聚地、数据要素服务生态样板区、应用场景示范区和要素治理创新引领区,为杭州争当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城市范例贡献“高新力量”。

“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四川理塘,技术工人通过手柄、电脑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的挖掘机可以在-20℃、海拔4000米的低温缺氧环境作业;在聊天对话框里,“七鱼”问答机器人精准识别访客需求,实现秒级回应,独立解决90%以上的常见问题,累计处理70亿条消息……这些是网易基于元宇宙、AI等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具体实践。

像网易一样遨游于数据产业蓝海的企业,在高新区(滨江)已经形成“数据战队”并领跑全省,比如,阿里巴巴、新华三、博彦科技等大数据与云计算企业;来布科技、趣链科技等数据确权、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供应企业;火石创造、六棱镜、览众数据、宏杉科技等数据商企业以及迪普科技、安恒信息等网络安全企业。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张帅看来,高新区(滨江)以数字化企业为主,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产品、场景和解决方案,领先优势明显。“‘中国数谷’在数据的积累、使用以及参与方的培育上,都将迈上新的台阶。”

据悉,围绕“中国数谷”建设,高新区(滨江)制定了“1+4”的重点工作任务:“1”是整体目标,围绕国家“数据二十条”,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高质量落实落细国家省市重点改革任务;“4”是指“规则+市场+生态+场景”四维一体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

“我们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和企业携手前行。”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用“四个最”向全区企业作出约定:用最规范的制度、最精准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务、最包容的文化助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目前,该区正加快迭代“1+X+N”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省“8+4”配套政策、总部经济政策、专精特新企业政策等,给予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不同需求的企业精准扶持;推进全域数字法院知识产权场景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完善企业服务专区和“创新创业陪跑工作室”,持续擦亮一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企业高质量保驾护航。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孟娇 宋桔丽 肖鳕桐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