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建起“自治社区”
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之江城投集团承建的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项目创新成立产业工人“自治社区”,通过工友自主管理与项目部协同联动,为近800名建设者打造精细化、人性化的生活服务空间,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样板。
从“工友村”到“自治社区”,这一转变源于对建设者需求的深度洞察。据了解,该项目于2024年11月全面开工,高峰期集聚近3000名建设者。“整个项目就像一个大型生活区,工友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通过征集‘金点子’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项目负责人戚佳斌介绍,针对原先取快递需往返6公里、大件搬运困难等问题,“自治社区”整合资源建成综合服务中心,配备快递站点、理发室、职工书屋、周末影院等设施,并创新推出“积分兑换”机制,工友可通过文明行为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理发等服务。
“以前晾衣服、摆鞋子全靠自觉,现在有了宿管员指导和评比,环境整洁多了!”来自河南的钢筋工李师傅感慨道。“自治社区”通过制定文明公约、设立楼栋宿管员等方式引导工友共建共享,同时加大水电设施投入,保障空调稳定运行,切实提升他们的居住品质。
除了服务升级惠民生,该“自治社区”希望通过自治共管搭建沟通桥梁,让小事不出“社区”。新当选的“自治社区”主任徐自春表示:“我们将聚焦高频需求,发挥桥梁作用,一方面及时反馈饮食、用电等生活问题,推动服务改善,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及时调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社区,需求就地解决。”
作为总投资51亿元的重点项目,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项目将传统生活区升级为涵盖警务室、医务室等功能的综合平台,推动产业工人从“参与者”向“共治者”转变。“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通过工友自治委员会、积分激励等举措,激发工友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戚佳斌表示,项目将持续优化自治机制,探索精细化运营模式,为全省重大工程提供可复制的管理经验。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