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卢浮宫”现身西湖边!这个新地标带你穿越500年
发布时间:2025-11-13   潮新闻

记者 林云龙 徐文迪 摄

杭州西湖区再迎一座省级文化新地标。11月12日,浙江版画院落成开院暨杭州国际版画大展在西湖区正式启幕。这座被誉为“版画卢浮宫”的省级文化新地标,历经近一年精心筹备,正式向公众揭开面纱。

浙江版画院位于西湖区之江社区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400平方米,地下与地上两层的空间布局别具匠心:地下区域集中设置了展厅、版画工作室、研学工坊及艺术家工作室;地上部分则涵盖文创展示区与学术交流区,共同构建起一个集创作、研究、展览、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平台。这里也是西湖区“文创高地”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记者 林云龙 徐文迪 摄

“我们希望打造一座扎根民生的艺术殿堂,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世界美术史。”浙江美术馆馆长、浙江版画院院长应金飞表示。

在建设模式上,浙江版画院展兼具“速度”与“创新”。杭州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虞启迪介绍,从方案设计、展厅装修、环境营造到道路建设,仅用三个月便全面完成。

记者 徐文迪 摄

从建筑外观上,版画院借鉴“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造型,巧妙呼应“山水城林”交融的未来愿景。设计团队以“未来感”与“自然融合”为核心,通过斜坡结构将主体功能空间隐于地下,并将屋顶转化为与周边绿地无缝衔接的公共活动区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共生。这一设计融入了未来社区理念,将文化设施与公共空间紧密结合,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场所。

建筑内部,浙江版画院同样高效、环保。虞启迪表示:“我们采用绿色环保地坪材料,并借助BIM技术实现装修、展陈与灯光系统的一体化协同施工,既保障了工程精度,也大幅提升了建设效率,让市民早日享受这一文化新空间。”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文化+民生”的建设初衷,也为后续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画和浙江有着深厚的渊源。浙江是中国传统版画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发源地。1914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组建“乐石社”,传授创作现代版画的理念及方法,成为引入域外版画第一人。

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正式成立版画系,这亦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版画系之一。延续至今,浙江版画的当代创作生机勃勃,在国际上一直很有影响力。

在浙江版画院的开院仪式上,首幅数字版画第一印“众迹·序”的生成备受全场瞩目。自观众步入展厅起,行走轨迹便被实时捕捉。流动的线条与交错的点位在数字画布上不断延展、叠合,逐渐汇聚成一幅独具特色的动态版画。这幅由公众共同参与创作的艺术图像,不仅展现了版画艺术的当代创新,也标志着这座艺术殿堂正式开启与公众共创、共享的新征程。

记者 林云龙 徐文迪 摄

作为开馆首展,“镜鉴回响——杭州国际版画大展”于11月12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将持续展出至明年3月底。展览以“文明互鉴”为核心理念,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幅版画精品,系统梳理了世界版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应金飞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跨越时间与地域的展览,搭建对话的桥梁,让观众在镜鉴历史的同时,感受版画艺术持续回响的生命力。”

据悉,展览共分五大单元,系统呈现世界版画艺术500年的发展脉络,体现了浙江版画在创新中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特质。丢勒、戈雅的作品诉说着文艺复兴的荣光,毕加索、达利的创作展现现代艺术的突破,中青年艺术家围绕西湖、良渚创作的作品,呼应着“文明互鉴”的理念。整个展览堪称一部浓缩的世界版画艺术发展史,兼具学术深度与观赏价值。

自10月27日预展开始,众多艺术爱好者已陆续前来参观展览。市民可通过浙江版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接下来,浙江版画院还将推出国际学术研讨会、艺术家工作坊、青少年研学项目,并在西湖区的协同下推动版画艺术融入市民生活。这处文艺新地标,不仅为浙江增添了一处高品质文化空间,更有望成为中国版画创作、研究与交流的重要枢纽。


来源:潮新闻    作者:吕诗蒙 记者 丁珊 李娇俨 摄影 林云龙 徐文迪 通讯员 谢雯艳 宋羽恬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