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一位市民的来信
发布时间:2010-10-26   
2003-6-22

尊敬的领导:
今来信了却一份心愿,为一位已经离开世界的人。她叫寿金凤,病魔夺去了她的生命,人生划上了句号,但她生前所有帮助过她的人和事却永远留在我们活着的人心中。
其中市政协机关李燕同志的印象尤深。记得那天是去年12月9日。听社区的同志说,今天要来一位“结对子”的姐妹,寿金凤虽说经历过多次化疗,身体十分虚弱,但她听到这个消息后,硬是从床上起来,坐在躺椅上,与这位姐妹见面。因为是癌症晚期,她心里明白,生了这种病,将不久于人世,免不了把自己的境遇对这位姐妹倾诉。李燕的言行举止丝毫看不出政府机关干部的架子,她是那么平易近人。虽说寿金凤当时的经济状况糟得很,每月仅有298元的失业救济金,儿子上大学,昂贵的医疗费让人咋舌,但对政府的关怀却感到欣慰。生了病,有政府各级部门的关心和爱护,还要派专人“结对子”,病人的心感到温暖那!
记得李燕当时离开时对寿金凤说:“我会时常来看你和关心你的”。她确实是这样做的。寿金凤住院时李燕来看她,寿金凤出院后,李燕时常打电话来关心病情。元旦那天,李燕来看她,春节也来看她,眼看寿金凤的病情一天天走下坡路,李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一月份和三月份,寿金凤住了二回院,又进行了20次放疗和一次化疗,最后的一个月仅靠输液维持生命。李燕来看她,寿金凤求助的目光,更促使李燕为她各方联系,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民政部门求得帮助,为寿金凤争取了一笔救助金。
寿金凤的一生,当了30年操作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经历了体制改革,下岗失业,患病等等,但在她患病期间,享受了“医保”,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关心和爱护。社区捐款,春风行动,区民政、区妇联、区政府、市民政、市政协都给予了关怀,最为感人的是“结对子”,通过李燕架起了政府与普通老百姓沟通的桥梁。
通过寿金凤的例子,让我们了解到,目前政府还有困难,下岗职工多,癌症病人多,许多条件跟不上。政府也确实了解这一点,正在着力逐步解决这些难题,最近又出台了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金规定病种有关改革,尽可能减轻癌症病人的负担,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惋惜和悲伤只是暂时的,政府对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却是长期的,但愿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看不到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弱势群体,而李燕也不用去“结对子”。
最后,我想通过你,感谢市政协、感谢李燕为寿金凤所作的一切。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为动力,更加努力地把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并在日常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中规范自己。请把我们的谢意转告李燕,寿金凤是带着微笑走的。她在天之灵会永远记得这份“姐妹情”的。
此致
敬礼
         丁恩民
                2003年5月14日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