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金志强在市政协十二届九次常委会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塑造新优势 激发新动能 奋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
发布时间:2023-11-13   钱塘政协

9日,市政协召开十二届九次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两地’建设,高水平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协商建言。市政协主席马卫光讲话,市委副书记马小秋到会听取意见建议,毛溪浩、陈新华、冯仁强、郭清晔、林革和柴世民参加。

会上,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负责人作主旨发言,11位政协委员、专家和企业代表交流发言。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金志强作了题为《塑造新优势 激发新动能 奋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的交流发言。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也是链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钱塘(新)区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我市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钱塘(新)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钱塘(新)区战略位置重要。钱塘(新)区地处长三角南翼中心,是杭州大都市区东部门户,并且是我市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战略增长极,拥有充裕的发展空间,便于吸纳和布局省内外创新要素。近年来,钱塘(新)区集聚了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1个,先后与中科院、浙大等合作共建创新平台32家,建成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48家。

●其次,钱塘(新)区产业基础扎实。2022年,钱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位居全省第四、杭州第一,目前,正在构建“515”现代产业体系,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佳承载地和应用场景提供地。

●第三,钱塘(新)区高校资源丰富。钱塘(新)区拥有14所高校,是省内最大的高教园区,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生科技园、产学研示范基地等高校创新资源。近年来,钱塘(新)区深入推进区校合作,联合高校建设一批科创服务联盟,促成产学研合作近600项,2022年高校技术交易额达2.8亿元。

钱塘(新)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的具体举措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必须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创新为支撑,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难点、堵点、痛点,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建立科学、顺畅、有效的转化通道,打造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体系。

1.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其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国家实验室的发展联动,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二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完善技术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发挥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优化科创金融服务。鼓励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融资,引导科创基金多形式开展投资。创建“钱塘科创指数”,推动金融机构将“科创指数”作为企业融资授信依据,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贷款等产品和服务。

2.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一是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引导高校、科研平台从钱塘产业需求出发,梳理企业个性、行业共性、产业特性难题,从中提炼科学问题,征集技术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二是建立协同攻关体系。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持、多主体协同配合的人才攻关联合体,建立互利共赢体制机制。三是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解决创新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充分、成果转化难打通等问题。

3.加速成果孵化转化

一是健全配套体系。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全链式科技孵化体系,提升研发、产业、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二是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由政府牵头,鼓励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争创概念验证中心,做好成果评估筛选、资本引入和商业服务,提升技术成熟度。三是搭建公共服务空间。联合区内工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及产品设计、加工等需要的专用空间。

为支持钱塘(新)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金志强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快高能级科创平台布局;二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创新试点;三是支持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

来源:钱塘政协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