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买不到现做的北方孩子要馋哭了……”最近刷屏抖音、朋友圈的江浙“神仙”美味,究竟有什么魔力?
发布时间:2020-03-27   都市快报

网红鼻祖

作为江南一带的时令小吃,青团的诞生,一说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误杀功臣介子推及其母亲,追悔莫及后下令在他们的忌日禁止开灶用火,全国“寒食三日”(即寒食节),于是就有了可保留数天冷食的青团。

另一说,这是太平天国那会儿的事。某年清明,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追捕,清兵在城门口设置岗位,防止人们出城接济他。一个农民灵机一动,把艾草揉进粉里做成团子藏于草中,带出城给李秀成填肚子。之后,李秀成下令所有士兵学习制作青团。慢慢地,青团就流传下来,成了江南地区清明必备食物。

青团的真实起源,似乎已无从考据,对于它最新一波的流行脉络,杭州人的记忆可能更为清晰。

这就要提到隔壁邻居——上海。

2016年,上海老字号杏花楼的点心师章吉泉以蛋黄肉粽为参考原型,将咸蛋黄肉松塞到糯米皮子里的那一瞬间,“网红”的开关就不着痕迹地按下了。

这一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上海人心甘情愿地为了一颗青团排队6小时。1人限购5盒,原价48元/盒,黄牛可以炒到250元/盒。

当时,人们试图分析它走红的原因,总结出“节点”“限量”“微信营销”等窍门,但杏花楼在各种采访中表示:纯属巧合。

青团馅的魔幻创新时代就此开启。第二年起,王家沙、沈大成、功德林、新雅……更多老字号开始在新口味上动脑筋。王家沙率先拿出荠菜鲜肉、马兰头;沈大成则有小龙虾、抹茶牛奶,之后还跟乐乐茶搞了联名款;新雅则靠着腌笃鲜青团,与其他几家“别苗头”。

在青团馅推陈出新的赛场上,杭州老字号知味观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这两年相继推出爆浆芒果、鲜花牛奶、琥珀龙井、百香果乳酸菌、乳酸菌红豆等,在社交平台晒图中占据了颜值的优势。不少网友每年都要来一波猜测,下一年它还会推出哪些猎奇的口味。

这一次,在老字号门前翘首以盼的,还多了许多年轻人。对于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吃,可能已经不是首要目标,打卡才是,并要实时上传到社交网络进行分享。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钱卓君 童蔚 摄影 毛若皓 童蔚    编辑:张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