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如何加快城市大脑建设?

市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委员出了不少“金点子”

发布时间:2018-09-28   杭州网

相信在过去两年里,不少杭州车主和行人都注意到了,当车子行驶或行走在杭州城区的重要交通要塞时,眼前的红绿灯亮灯时间会根据车流量和拥堵状况自动调节亮灯时间。

杭州的红绿灯会“心电感应”,这背后,离不开一项技术支撑,那就是——“城市大脑”。

杭州是“城市大脑”概念的率先提出者。在概念提出后的仅两个月时间,2016年12月,杭州便将“城市大脑”的理念运用于交通领域,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先行构建大数据交通治堵新模式,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显示,装上这个“城市大脑”后,杭州的交通治理体系得以有效推进,2017年,杭州市拥堵排名从2015年的全国前三下降至第48位。

除了治理交通拥堵,“城市大脑”还能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这个人工智能的“大脑”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建设?城市建设者又该如何利用“城市大脑”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9月27日,杭州市政协组织召开专题主席会议开展协商座谈,为杭州“城市”大脑的建设工作提提建议、想想法子。

委员远程协商

出差路上不忘出谋划策

本次市政协专题主席会议首次采用远程协商网络会议厅的模式,让不能参会的政协委员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参会。会议进行时,市政协委员、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范渊正在前往山西出差的路上,通过会场大屏幕上视频直播的方式,范渊将自己的意见建议传输到了会议现场。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大数据安全是涉及法律、技术、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影响范围涵盖国家安全、产业安全和个人合法权益,我建议加快杭州数字资源立法和标准建设工作,明确数据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服务提供者等多方安全职责和义务,通过标准建设规范城市数据大脑的业务开展。”在飞驰的车厢内,范渊给出了他关于“城市大脑”后的建议。

同样的方式,正在北京出差的市政协委员、海康威视副总经理蔡昶阳和身在异地的政协委员、杭州信核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永坚也在出差路上带来了他们的建议。蔡昶阳说,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不应该也不能够脱离社会治理的物理结构,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信息化支援系统设置,他建议相关业务工作者提升自身智能化工作水平,结合社会治理结构,实现业务分层自治。

“城市大脑”建设重在顶层设计

建议统筹推进体系建设

“城市大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也是一个科技含量高且非常复杂的项目,要建设好“城市大脑”,必须统筹规划、做好顶层涉及。民盟界别建议,要着重在体系建设、资金保障和人才配套上下功夫,明确市域一体化建设体系,统筹全市“城市大脑”规划、建设、运营,要对“城市大脑”整体立项,保障资金持续性投入。

民革界别建议,在建设“城市大脑”时要积极借助市场化手段,鼓励支持第三方全面开发工业、金融、环境、通信、文创、医疗健康等板块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持续推动杭州城市数据大脑扩容增效。

据了解,市政协将“加快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课题组先后去到杭州交警城市大脑实践基地、余杭区临平街道、余杭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调研,还去到了苏州、上海、贵阳、深圳等兄弟城市学习考察、交流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10余份调研报告,为杭州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提供参考意见。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曹青青    编辑:董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