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近年来,拱墅区将深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以基层协商民主推动凝聚智慧、化解矛盾、形成共识、汇聚合力、促进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一、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
实践与成效
01
党建引领三方治理
破解住宅小区治理难题
拱墅区现有各类小区共349个,其中老旧小区138个、安置房小区64个、商品房小区123个、保障性用房小区24个。一段时期来,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业委会能力参差不齐、街道社区管理指导手段不足等成为小区治理矛盾频发的重要因素。2017年起,拱墅区坚持党建引领与小区治理有机结合,在全省首创“三方治理”这一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协商民主模式,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驾马车”在住宅小区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政府部门和居民群众的突出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拱墅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02
创新探索基层协商民主
积极构建和谐美好社区
辖区各街道和社区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打造了一批基层协商品牌,如和睦街道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和睦议事厅”作用,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新格局;半山街道夏意社区在“一队五组”居民议事会的基础上成立小区网格圆桌会,突出协商主体、内容、形式和机制四个重点;大关街道南苑社区的“百姓圆桌会”,每月定期讨论居民反映集中问题等等,为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进行了有益探索。
03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
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2019年,根据省、市、区委关于开展“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工作的意见,拱墅区政协班子成员深入街道联络组调研,探索“请你来协商”品牌的基层建设路径。小河街道创新打造了“红茶议事会”这一基层民主协商品牌,引入促动技术,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以此实现居民的高参与率和议事的高效率。“红茶议事会”由第三方专业“促动师”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结构化会议流程和步骤,引导参会者广泛收集信息并达成共识。会议的主题涉及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平安创建、加装电梯、“楼道革命”、“垃圾革命”等,2019年小河街道共举办活动40余期,参加人员达到1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获得省委领导和省民政厅领导批示肯定,省市主要媒体报道,真正体现了“请你来协商·大家来商量”的协商本质。
二、当前应着力提升的
几个方面问题
01
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协商会议,参与者多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或象征性地找来一些居民代表,协商事项的利益相关方直接参与较少。由于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开展民主协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随意性和形式化等问题,表现为:一是形式简单,以通报会代替协商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是流程倒置,事后的协商代替了决策前的协商;三是临时应付,协商流于表面。
02
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各街道、社区在开展协商民主方面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些做法和经验,但一些制度规定还比较原则,缺乏操作性细则;协商内容和范围不够规范,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形式化;协商流程设计不够完善,协商双方的职责规定不够清晰具体;协调成果的运用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致使协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03
工作能力急需提高
发展基层协商民主,要走专业化道路。如果按照原生态的群众工作做法,容易滑进“能人依赖症”,这样的民主协商不可能长效亦不可复制。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多层化和高标准化对基层协商民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协商工作能力,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04
宣传氛围不够浓厚
部分基层干部协商民主意识淡薄,表现为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不够重视,对协商成果没有很好地宣传报道,导致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
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对策
越是在基层,党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与群众切身利益越密切,就越需要发挥协商的作用,发挥基层群众的作用。
01
重视基层协商民主,营造民主协商氛围,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一是要增强协商民主意识。在基层广泛营造学习领会协商民主基本内涵的浓厚氛围,通过区融媒体中心、街道社区宣传栏等多种载体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入心入脑。
二是要彰显协商民主强大力量。街道和社区要建立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需社区落实的事项,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要及时组织实施,落实情况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居务公开栏公开。协商成果要以村规民约、会议决议等形式固定下来,以此增强其约束性和执行力。
02
完善基层协商机制,搭建协商民主平台,充分调动群众、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基层公共治理的积极性。
一是要积极搭建协商民主平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协商民主平台,沟通交流、增进共识,充分发挥党政引领、居民自治以及社会组织等各方面优势,打造一批基层协商民主品牌。
二是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程序。坚持协商民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重视与社区“五议一审两公开”的工作机制有效衔接,从协商议题的征集、筛选与确定,到协商开展、协商结果公示,最后到法定程序的表决和组织实施,全过程体现党的领导、居民自治和协商民主的高度融合。
03
问计于民凝聚共识,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协商民主要问计于民,化民力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持久动力。基层协商民主,内容要真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主体要确实能够代表各方利益,成果要让群众得到满意。要及时汇总协商成果,提出合理中肯的对策建议,提高协商成果的“含金量”;要认真办理协商意见,将民意表达与政策的制定、执行等环节结合起来,推动协商成果落地,提升协商民主质量。
04
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构建治理共同体新路径。基层协商主要以街道、社区和居民为基础,区、县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有利于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使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人民政协更贴近基层群众,更好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也是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需要。而广大区政协委员作为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在贴近界别群众,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方面有优势。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协商中,一方面,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做好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工作,为社会治理奠定扎实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把协商成果通过政协的渠道反映给党委政府,进而促进党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施策更加精准有效。
文字:拱墅区政协办
图片:拱墅发布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