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之声|为打造“杭州味道”的市民日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0-06-28   杭州政协

编者按: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市民日, 擦亮“幸福示范标杆城市”金名片的建议》的全会建议案。怎样的市民日才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其他城市的“杭州味道”?来看看委员们是怎么说的。

沈金华:市政协委员、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副主任

设立“市民日”是一件大事,从此杭州市民便有了自己的节日,这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

首先,这可以体现城市的核心人文价值。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一切文明进步和人类活动的载体。亚里斯多德说过“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城市的核心价值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杭州历来被称为“人间天堂”,连续13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全国城市的榜样,杭州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高、喜爱程度高、参与意愿强,市民日则可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

此外,设立杭州市民日体现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治”的人本思想,理顺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城市权力治理因素大,现代城市发展又被“经营城市”理论误导、被资本房地产左右,无法落实人民城市的初衷。“市民日”可以让我们回归城市的初心。

同时,杭州是历史文化之城,创新活力之城,我认为“杭州市民日”的设立也体现了城市的首创开拓精神和“重要窗口”形象。

唐彩斌:市政协委员、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

早年我在英国学习,当时对他们红鼻子节很有兴趣。在那一天,人们在自己的鼻子上做造型,丑化自己,但他们是很开心的,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同样的,我们时代小学也做了一个很小的事情——每年的5月18日,请自己校园里的小朋友在那一天穿上花裙子,过“花裙子节”,于是我们向社会发起,号召小朋友都在5月18号穿花裙子,那天小朋友会很开心,大人也很欢乐,这件事也没什么特别的,也没有成本,但就是会让大家心情更好,让城市更美。到目前,每年约有18万人关注了“花裙子节”。

关于杭州市民日的内容,我认为对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一天让百姓比平时多了一些开心的理由。

所以说点实在的做法,希望在市民日这一天,可以免公交、免地铁、免公园门票,为老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到景区可以直接刷手机或者市民卡进入,甚至还可以联动长三角都市圈,周围的景点都免费,扩大杭州市民的旅游圈。

在这一天的时候,建议整座城市为市民加深文化体验。比如安排爱乐乐团、浙江歌舞团等文艺团体全市范围内进行公益演出,为市民创造艺术氛围,为市民提供文化熏陶的机会。

可以在市民日设立一个市民发声的渠道,比如在城市阳台设置1000米区域,供市民手写,表达不同的声音,节日过完之后再将这块区域收起,这就收集了广大市民的最源头的民意。

幸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感受到幸福,一种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在那一天,杭州市民可以为结对的国际友好城市、对口扶贫城市做公益,让市民意识到,在我们条件好的时候,也可以尽我所能帮助别人,有这样的一个举措,杭州市民的幸福层次就更高了。

当然,关于市民日怎么做需要多听广大市民的建议,所以可以由媒体开辟渠道征集民意,让百姓说说市民日希望怎么做,培养其主人翁意识。

张春霞:市政协委员、都市快报房产中心主任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让我非常感动,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太太一直在为过世的儿子还债,老太太有一份月收入1000块钱的清洁工作,她每个月拿出300块钱还给法院,已经持续好多年,这个事情被报道后,两位杭州市民强烈要求替她来还剩余的款项。我觉得这件事体现了杭州的一种契约精神,这是目前社会亟需弘扬的正能量,也体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最美”风气,我想,杭州市民日的内容应该多挖掘杭州的城市精神。

很多老外对中国广场舞文化最感兴趣,那么我想可以以广场舞形式为依托,让年轻人的街舞、传统的戏剧等才艺表演,都在广场、街边展现,因为街边文化具有群众基础,市民日的活动不是非要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内。在市民日这天提倡各个社区共同参与,每个社区发挥百姓的想象力组织各种活动,结束之后市民可以上传到网上互相评价,再次提升市民对杭州这个城市的认同感。

可以在市民日这天,提倡从小的细节体现杭州的人文情怀。比如提倡美好在身边,提倡市民与陌生人在电梯里笑一笑,与街坊邻里打声招呼,倡导利用小细节创造邻里和睦氛围,创造城市之美。

刘晓航:市政协委员、武林街道文化和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对于杭州市民日的设立,我征求了很多居民、同事的意见,大家都希望这个事情能落实。那么在设立之前,需要集思广益,听取百姓的声音很重要,我想是否可以通过社区的党支部、小区业委会和媒体进行前期宣传,及时收集市民的好想法、好点子,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举办市民日的活动。

杭州市民日的宗旨是服务市民、愉悦市民,我们可以分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政府做统筹安排,引领大方向,积极地去支持、启发、引导市民,分别在不同领域和层次内举办大小活动。

举个例子,在城市层面,我们可以拿杭州本土的非遗手作技艺,与其他国家的非遗手作进行交流。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市民都走出家门,活跃起来、交流起来,这样就体现了市民日之于市民的价值。

我了解到杭州有1000多支合唱团,那么我想在杭州市民日这天能不能有一首市民之歌广为传唱,歌词可以运用古诗、古文,体现杭州的历史和书卷特色。

孙昌建:市政协委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要把杭州市民日放在杭州亚运会的大背景下,比如邀请市民说10句杭州话、10句普通话、10句英语,对着亚洲和世界说:“我是杭州人”或者“杭州欢迎你”,之后拍成视频对中外友人放映,让老百姓既有参与感,又有获得感。

如何让老百姓认为杭州市民日与自己息息相关,可以做一本杭州人手册,线上线下均可领取和阅读,要做到人手一册,从这本手册中市民可以了解到政府为他们办事,杭州在哪些地方存在着方便之举,一目了然。

要根据杭州的市民性决定节日内容,要具有传播性和开放性,避免无特色。这不是某一个群体的市民日,要真正让广大市民群体,包括社会中下层的人拥有获得感,这样一个节日才有了意义。

毛爱东:市政协委员、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关于市民日,我觉得越简单越有价值,不需要赋予太多的内容,市民日就是让老百姓感到高兴、幸福,感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人。

简单来说,杭州人能不能在市民日这天通过预约,进出市民之家,和市委书记、市长谈谈话、聊聊天。

此外,我也十分赞成在市民日这天发点福利。比如杭州收费景点,可以在那一天给门票免费或打折。在发福利时,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因为广大市民的收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觉得可以划定一个标准进行福利分发。

总之,市民日要有明确的旨意——让老百姓当家作主,就可以了。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字 子璇 图片 宣图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