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建议|又到开学季 施剑飞委员建议要重视加强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发布时间:2020-09-03   杭州政协

又到了一年的开学季,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从暑假到新学期,怎样缓释孩子们的“开学焦虑症”。市政协医卫界别委员、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施剑飞建议,要重视加强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高危时期,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及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等。

2014年1月浙江省团省委组织开展的《浙江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48.8%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47.2%的中学生处于高压力状态。由于目前社会层面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不够,普通民众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处置存在较多偏见和误区,很多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辍学、网络成瘾、明显情绪障碍、自残行为后才想到去就医,使小疾病变成大问题。

杭州市教育部门近年来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工作力度强,建设专兼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等工作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专兼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精神心理医学知识不多,早期发现、早期识别能力不强;专兼心理健康职师资队伍接受针对性的培训不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不够完善有效等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施剑飞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我市校园青少年心理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1、加强相关医学知识的规律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服务师资队伍除了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外,同时加强适度医学知识培训,提高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早期能力,提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2、引入见习实习机制。通过去专科医院见习实习,让专兼职心理健康服务师资队伍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必要的应急服务能力。

3、完善医教联动的心理支持网络建设。通过与专业医师联动加强校园应急能力,保障校园学生的心理健康。

4、学校应以适合的(如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多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学校教学和日常生活。通过特定机制引入医院及社会专业心理力量,与学校、家庭共同参与,预防或者降低心理疾病发生。

5、政府引导教育部门建立内部EAP服务体系。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教师队伍的心理压力同样较大,作为服务青少年的主要群体,同样需要得到关注。EAP即为员工帮助计划。引导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通过采取适当的疏导措施帮助教师渡过心理难关,组织为教师提供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教师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建议,通过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教师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6、学校应实施严格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措施,早发现早处理。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将心理评估纳入学生健康体检项目中。加大对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帮扶,家庭关爱,促进社会和谐。

7、加强校园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心理教师的培训培养和职业发展保障,壮大青少年心理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队伍。依托精神心理卫生专业机构,建立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技术合作联盟,人口超百万的县市区可以与省市县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联盟建立合作医院,满足周边区县青少年心理医疗服务需求。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施剑飞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