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工匠日”。
工匠日,顾名思义,是工匠的节日,是千千万万技能工人的节日;工匠日,又不单单是工匠的节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节日。
一项小革新,可以让企业节约70%的施工用电;一项小发明,可以帮助企业每年降低成本200万元……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创新,都是杭州工人大智慧的结晶,也是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匠精神,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的乃至全社会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不仅是制造业前行的精神源泉、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在杭州市政协委员队伍中,有一批工匠,他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政协舞台履职尽责,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委员风采|葛小青:
26年,从小工到工匠
伤疤是成为一名焊匠的“军功章”
葛小青,在杭州,这个名字是“工匠精神”的另一种注解。
他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他有一份闪亮的履历表:24岁荣获浙江省优秀青年岗位技术能手,31岁荣获杭州市杰出人才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岁获浙江省十佳能工巧匠,36岁获杭州市杰出职工和浙江省杰出职工金锤奖,42岁获首届“浙江工匠”……1994年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杭锅容器车间工作。凭着一身好手艺,他从电焊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一路成为浙江省首席技师、首届“杭州工匠”,同时也成为市政协委员。
“只要听声音就知道
焊工选用的电流是否合适”
“我从一名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在这条焊接征途上已经走了整整26年。”葛小青回首26年,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新、改进了一大批焊接工艺和方法,多次参与完成杭锅首台套世界级锅炉项目,攻克了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和涉外产品的技术堡垒,解决了核电、地铁盾构机等产品关键部件的焊接技术难题;还多次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南和孟加拉电厂工地现场指导,把中国先进的焊接技术传授给他们。“说实话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只要站在边上听听声音就知道焊工选用的电流是否合适。”熟能生巧的背后是大量的付出和努力——
虽然都说“电焊3天半,是人就会干”,可真要干好,干出点名堂来,那可是难上加难。内行人都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焊工,不练出一身蹲功、腕功和一双超出常人的眼睛,是干不了这一行的。无论天寒地冻,还是烈日当头,都要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接受双重炙烤。
一开始学电焊的时候什么不懂,电弧光经常刺伤眼睛。所以那时候一到晚上眼睛就疼的要命。半夜里跑去医院点药水,电焊的弧光炙烤着脸上的皮肤,身体也被熔渣无情地灼伤……我的身上、手臂上也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伤疤。这样的伤,我们焊工都会有,都是在工作时焊花飞溅烫穿衣袖留下的,有些地方甚至被反复烫伤。有时,为了能够焊出一道漂亮的焊缝,当一千多度的铁水落在衣服上时,我都顾不上停下来,必须坚持住瞬间手臂上就能闻到皮肤的焦味。所以要衡量一名焊工技能水平看他手上的伤疤就知道,这些伤疤是成为一名焊匠的“军功章”。
虽然又苦又累,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并暗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把它做好、做优秀。
“葛大师”集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角色于一身
这些年来,他不厌其烦地带教一个又一个刚入门的年轻人,从装配点焊到模拟返修,精心设计了一套训练方案。他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高超的技能。
“现在我最开心是大家叫我葛师傅、葛大师。”“大师”不是白叫的。每天在车间,他集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角色于一身,做的不对或者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指出,还要亲自演示操作给出正确的指导。
“杭州新制造业计划的深入推进,给我们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作为杭州市劳模工匠焊接技术攻关队队长,葛小青显得更有干劲了。“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用实际行动助推杭州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让他高兴的是,自己的学生也没有给他丢脸:“我所带教的两名徒弟参加省、市焊工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了浙江省第三名和杭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分别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和‘杭州市杰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这些年来,我将总结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车间热爱焊接技术的年轻人,让更多的青年工人快速成长。”
“技术工人的春天来了”
作为政协委员,他在工作之余还格外关注一线工人和工匠们的生活状况等问题。在他提交的提案《提高一线工人待遇、传承工匠精神等建议》中,他以详实的调查研究和自身的所见所感为基础,从切实提高技术工人收入、给工人一条“晋升路”、让工匠精神之花美丽绽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他认为,针对工人社会地位不高、年轻人不愿当工人等社会现象,要将培育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培养一支懂技术会创造的产业工人队伍,既要有工匠精神的感召和深入,更要从培养手段和路径上下功夫,搭建培养工匠的平台,让工匠享有应有的待遇,破除职工身份界限,提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与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体系。
在工匠日来临之际,作为工匠的他,对自己的节日有着自己看法:去年全国首个926工匠日在杭州设立,在我们企业车间职工当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工匠们的节日,而是应该成为每一个争当工匠、学习工匠、践行工匠精神的广大劳动者的一个节日,这才是工匠日的意义所在。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人人都应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葛小青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工人利好的政策层出不穷,让在基层一线的技术工人感受到,自己的技艺可以得到传承发展,技能人才得到了重视、重用,“在凭手艺吃饭的这条工匠路上成长、成才、成功,让我们这批人真正感受到技术工人的春天来了。”葛小青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