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四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被列为十件民生实事的首年。当前的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得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反映和改进的地方?日前,市政协一场“助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月度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们全面反映社情民意,与分管市长、职能部门“面对面”协商,再次为凝聚社会共识、助推群众获得感而鼓与呼。市政府副市长缪承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陈永良主持会议。
民生实事政协议
老旧小区问题一直是市政协关注的民生热点。在2019年底民生实事“政协议”活动中,就有7个界别、3个区政协共同建议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民生实事。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又有3个界别、16名委员提交提案,建言老旧小区改造。为此,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决定持续追踪进行建言协商,专门审议通过《“助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调研协商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履职活动。
深入调研双向推
市政协城建人资环委迅速成立课题组,对照“六有宜居小区”要求,组织委员深入城区、社区、小区开展调查,协调相关界别、委员工作站、区政协从不同角度进行调研。在走访调研中,委员们一边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政策部署,一边及时把群众意见、调研意见反馈给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实现“双向发力”。据统计,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先后有63人次参加调研、发现问题38个、提出建议41条,起草形成7份调研协商报告。
善于建言求实效
在协商座谈会上,各课题组纷纷发言,仔细阐述调研中发现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建议。市政协城建人资环委点出“绿化与停车选择难统一、小区垃圾房选址落地受阻、10%居民出资部分难收缴”三个“两难”平衡问题,并提出“创新公众参与制度、做细规划设计方案、完善分类出资政策”三条有效性建议。九三学社界别组建议对现有采用预制板的房屋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对条件成熟的区域做整体改造的探索。江干区政协建议按照“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思路,引导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同步建立长效运营维护机制。
现场采纳及时办
协商会现场回响着政协委员们的发言,缪承潮副市长不时点头赞同,记下其中的亮点建议,并交办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办理。缪承潮指出,要继续全力做好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坚持“以商促管”,坚持“因症施策”,坚持“标杆引领”,争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的全国样板和标杆。陈永良希望,两级政协组织和委员要持续关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建言献策,为圆满完成全市改造任务不断献计出力。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