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就是硬实力!10月29日,滨江区政协“请你来协商”专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展开协商议政。滨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志龙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并讲话。区政协主席王国珍主持。副区长陶峰,区政协副主席余静漪、夏福志、周翔等参加。
“对标一流,高新区(滨江)秉承‘主动报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聚焦产业风口、要素保障、高效便利、企业净流入量等关键环节,积极调整安商稳商机制,完善为企服务政策,大力推进企业服务全覆盖,从4月开始实现企业迁入连续顺差;扎实推进数字赋能,全省率先出台商事登记‘无人智能审批’,入选全省唯一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列入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县、市)创建名单,获评全省亩均效益领跑者,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总指数列全省首位。”协商会上,高新区(滨江)发改局、经信局、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立足自身职能,对服务企业安商稳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了汇报。
关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今年区委区政府交给区政协的重要课题。课题组围绕主题,组织委员深入街道、产业平台、园区(楼宇)、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本次协商打下了坚实基础。
魏本娜委员建议对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搭建区内企业交流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难问题。顾惠波委员着眼企业实际困难,建议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投融资的帮助。魏美钟委员针对初创企业,建议建立初创期项目的科学评审机制。罗欢委员直言,高新区(滨江)“1+X”政策干货多,在此基础上更要关注政策落地细节,加大宣传,优化教育资源,更好吸引人才,不断增厚“国际滨”的品牌影响力。陈海委员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提出,安商稳商工作的重点是帮助企业对照发展周期,回归市场需求,优化供给,提振发展信心。天和高科技产业园创始人朱冬生建议,针对政府导向的高投入高回报长周期企业,政策周期可予以适当调整和倾斜,入孵时间加长,政策亦可相对倾斜和延长。
李志龙感谢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长期以来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一一回应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他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安商、稳商的根本,是高新区(滨江)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当前高新区(滨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安商稳商工作,要从服务理念、政策支持、要素供给、运行机制、环境配套等方面下大功夫,对标世界一流,摸清自身的长处和短板,调机制、增供给、引资源、成合力,以再加速、再发力、再提质的决心和姿态,真正把安商稳商的“软环境”变成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李志龙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健全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推进机制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政策环境;要进一步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完善为企服务政策,提升数字服务质效、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环境,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秩序公平规范;要进一步营造包容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注重人才引育留用,不断提升基本公共配套服务水平,大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王国珍“特别点赞”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的大胆探索和努力创新,企业引得进、稳得住、发展得好是最好的证明。她表示,本次协商选题精准、调研扎实、引发共鸣,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积极主动参与,努力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和助推者;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智慧和力量,助推高新区(滨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政协要闻